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资讯 > 各地资讯 > > 新闻动态 > 文章正文

高考前考生家长克服焦虑三步走

时间:2010-05-26 12:49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随着高考临近,不少考生家长比孩子还紧张,患上了“考前焦虑综合征”。记者近日从一些心理咨询中心了解到,由于不少考生父母把全部重


  随着高考临近,不少考生家长比孩子还紧张,患上了“考前焦虑综合征”。记者近日从一些心理咨询中心了解到,由于不少考生父母把全部重心都放在了孩子的考试上,出现了焦虑烦躁、寝食难安等症状。专家支招,接受孩子的学习状况,降低对孩子的期望。

  虽然张先生的儿子就读于重点中学,成绩也并不算差,可是由于从小贪玩,因此动不动就看电视。由于觉得孩子备考不专心,因此他决定管住孩子,把他时刻放在自己的“视线范围之内”。送杯牛奶、递个苹果……张先生开始不停地敲孩子的房门前去监视,“发展到最后大约每过四五分钟就要去一次,觉得自己快得强迫症了,有时候甚至彻夜不眠。”

  为了孩子高考而焦虑不已,孩子没事自己却率先患上“心病”,张先生并非个例。记者从该中心了解到,每每因孩子参加中、高考,而自己心理异样并前来咨询的家长不下五六位。一位心事重重的家长王先生告诉记者,自己的女儿原来成绩一直不错,可是在最后一次模拟考中数学成绩只考了45分,“眼看女儿复习得那么辛苦,自己实在不忍心再去说她什么了”。由于担心,又怕逼女儿太紧会使她受不了,王先生只能一切自己扛,把担忧全都埋在心里。不料这样自己的压力却越来越大,日渐变得焦虑烦躁。怕再这样下去自己精神会垮掉,王先生只能偷偷去找心理医生倾诉。

  “其实家长可以采用比较科学的方法,来表达对孩子高考的关心。”心理咨询专家介绍,从前来咨询的家长看,出现“心病”无非两种:一是孩子自身很紧张,家长跟着方寸大乱;更多的却是因为考生自己对考试不太在意,使家长变得焦虑。“毕竟家长在孩子身上寄托了自己全部的希望”。心理专家提醒说,家长太过唠叨或者过分焦虑,不仅有害自身,多少也会对孩子造成影响。专家建议家长采用“三步心理治疗法”,家长首先要接受“孩子学习的状态和习惯不是一时就能扭转过来的”这个现实,以对自己的心理进行恰当的调试;其次家长可以扮演孩子的“高考助手”,帮忙搜集信息和资料,在与孩子的互动中创造一个舒适的复习环境,而不应该过多地唠叨和啰嗦。最后,和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激发孩子树立信心,努力争取考出最好的水平和成绩。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