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视野下的“高考保送生”(组图)
时间:2010-07-08 19:18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次
(上篇) 核心提示 今年是陕西实行新课改后的第一届高考,今天是公布高考成绩的日子。从清华大学等5所著名高校实行联合自主招生,


核心提示
今年是陕西实行新课改后的第一届高考,今天是公布高考成绩的日子。从清华大学等5所著名高校实行联合自主招生,到北京大学实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再到陕西省公布名单并公示,“高考保送生”——这个只有90人的群体被推入公众视野。他们如何从全省近38万考生中“脱颖而出”,被确定保送后又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和心态,社会各界对此有着怎样的评议?记者走进几所重点中学,通过实地调查和与一些保送生的“亲密接触”,了解到许多鲜为人知的情况……
高考结束,大多经历了12年苦读的考生在兴奋与忐忑中等待着成绩揭晓,期待进入理想的大学继续深造。与此同时,有极少数原本应该参加高考的学生,尽管平时学习成绩优异,但却“错失”了今年的考试——高考前,他们就被我省确定为名牌院校的保送生,拿到了不同高校的预录取通知书,不再需要“千军万马挤过独木桥”。究竟是怎样的佼佼者构成了这支由90人组成的幸运之队,他们的情况在令人羡慕的同时多了些许神秘色彩。
保送生经历过更为激烈的“厮杀”
未进入6月,高考就成为最受社会关注的一个话题。今年,在陕西省378556名报名参加高考的学生中,有90名高三学生组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不用参加高考就能拿到名牌大学的预录取通知书,他们就是令许多考生羡慕不已的保送生。
要想成为一名保送生并不简单,其选拔程序颇为严格。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西工大附中)特级教师任毅说:“能被保送,他们身上自然有过人之处,虽然没有参加高考,但在成为保送生之前,他们都经历过更为激烈的‘厮杀’。”
任毅所说的“厮杀”指各学科的知识竞赛,有省级的也有国家级的。只有经过这些竞赛的选拔并获一等奖后,才有可能获得保送生的资格。资格仅仅是资格。此后,他们还要参加可能被保送入学的大学举办的保送生选拔考试,顺利通过笔试和面试后,才能最终拿到录取通知书。
除了学科竞赛,校长实名推荐与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也能为高三学生提供被保送的资格,但无论通过哪种途径,都要经过严格的笔试或者面试。教育界人士普遍认为,保送生政策是为了更好地保证“专才”教育,为以后培养大师级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即使不被保送也有实力考取北大
西工大附中的郭雨阳和吴宇青是“校长实名推荐”保送北京大学的学生。在西工大附中今年的19名保送生中,还有3名同学和他俩一样,经过“校长实名推荐”保送北京大学。
对于郭雨阳和吴宇青来说,北京大学一直是他们向往的学府,也是多年刻苦学习的一个目标。郭雨阳告诉记者,“校长实名推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让我们直接进入面试阶段。”郭雨阳与吴宇青后来没有辜负校长的期望,顺利通过了面试,已得到北京大学的确认,保送入学。
这样的机会能降临到郭雨阳和吴宇青的头上并非偶然,推荐他们的校长王永智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推荐的学生,学习成绩均在年级前10名之列,同时也考虑了被推荐学生的综合素质、平时表现、社会实践活动及特长等因素。郭雨阳和吴宇青分别在全省数学联赛、全国高中生化学竞赛中获得过一等奖,即使不被校长实名推荐,他们也有雄厚的实力考取北京大学。
郭雨阳和吴宇青都选择了北京大学元培实验班,因为这个实验班大一时不分专业,他俩都希望能在北京大学这样的顶级学府中多接受一些知识,再给自己选定专业方向,这样更有利于未来的发展。
说起平时的学习方法,他俩显得很平静:“我们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觉得学习的好坏与勤奋有直接关系。预习和复习必不可少,对老师讲的知识点的理解和消化也很重要。”(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相关专题:北大中学校长推荐制利弊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