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人大代表建议取消奥赛加分遭家长抵制
“今年高招加分的政策和去年还是一个样。”福建省南安市国光中学数学教师谢婉彬看了刚刚公布的《2009年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
“今年高招加分的政策和去年还是一个样。”福建省南安市国光中学数学教师谢婉彬看了刚刚公布的《2009年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实施细则》中有关加分照顾的规定,觉得“有点失望”。
作为福建省人大代表,她在今年1月举行的福建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奥赛’、‘创新大赛’、‘省优秀学生’与高校招生加分脱钩的建议”曾引发媒体热议,省里有关部门前不久还答复她高招录取照顾政策“要调整”,但最后公布的内容却没有采纳她的建议。
高考奥数加分政策遭省人大代表质疑
按照福建省高招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下列考生可享受加20分的照顾,由学校择优录取:1.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考生,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省级优秀学生称号者;2.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考生,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或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者;3.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考生,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或“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或“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者”。
谢婉彬等5名人大代表在建议中对上述规定提出三点质疑:
首先,奥赛的目的只是想针对少数有天赋、有特长的学生,让他们有机会参与国际大赛,在学科方面有所突破和建树。由于奥赛得奖的学生高考可加分,这样就使得奥赛带上了功利性,导致一些学校、家长、学生为了奥赛取得好成绩,加班加点专攻某一学科,因此在客观上造成了一些本没有特长的学生为了“加20分”而偏科。只有在没有功利性的氛围下,才能避免参加竞赛的学生出现偏科现象,也才能让真正有天赋、有特长的学生脱颖而出。
其次,举办青少年创新大赛的目的是发现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但是因为政策规定获全国二等奖以上的可加20分,导致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变味,一部分作品由“专家指导”变成“专家制造”,甚至有的中学生选送参评的作品达到了硕士、博士生水平。
第三,从2004年开始,福建省出台获省级优秀学生称号者高考可加20分的政策,但是“省级优秀学生”不论是从名额分配、评选标准或是评选过程均存在不公现象。获得“优秀学生”称号的不一定真正优秀,其背后有很深的人脉关系及家庭背景,甚至存在腐败现象。谢婉彬等代表指出,福建每年因“奥赛”加分的学生大约有150人,“创新大赛”加分的大约有15人,“优秀学生”加分的有100多人。这种加分政策对全省绝大数考生,尤其是农村学校的考生是极不公平的,他们的高考原始分数即使能上北大、清华的录取线,也可能因这种加分政策而上不了。
获奖考生家长认为缩减加分不合情理
当地媒体报道说,谢婉彬等代表的建议引起了有关部门重视。福建省教育厅“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还派人专程到上海、江苏等地取经,学习兄弟省市关于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加分的做法和经验”。4月8日,当地一家报纸透露,根据人大代表的建议,同时考虑到招生政策调整的平稳性,福建省教育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拟对2009年包括“奥赛”、“创新大赛”、“省优秀生”在内的照顾加分政策在教育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必要调整,“将原来的高考加分由20分缩减为10分,不久将提交省招生委员会研究决定后实行”。
这个提前披露的消息引起了某些家长的警觉。一些奥赛获奖者的家长到省里上访,找官员、找记者、找人大代表。“我们并不反对合理的政策调整,但任何政策的调整总得有目的、有提前告知、有科学论证。”这些家长认为,“再过50多天就要高考了,此政策调整涉及全省即将高考的上百名已经获各学科奥赛一等奖考生的切身利益,可能给许多家庭和孩子带来不幸和痛苦!若加分政策调整的目的是为了引导中学生全面发展,针对即将高考的高三学生显然没有意义!暂时不调整对任何一个高三学生和家长来说都是公平的,因为现有所有高三学生都是在原有政策的指挥棒下做出了他们自愿的选择!”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