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山东省高考语文试卷特色浅析(2)
作文题历来在全面考查考生的语文素养、能力上占据重要位置。山东省实行自主命题以来,一直对作文的设题进行有益的尝试和探索。2005年的话题作文“双赢的智慧”、2006年的材料作文《星星》成功实现了从国家卷到山东
作文题历来在全面考查考生的语文素养、能力上占据重要位置。山东省实行自主命题以来,一直对作文的设题进行有益的尝试和探索。2005年的话题作文“双赢的智慧”、2006年的材料作文《星星》成功实现了从国家卷到山东卷的平稳过渡,2007年的话题作文“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比较充分地体现了新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2008年的话题作文“春来草自青”在体现新课程性质和理念方面又有新的提升。2009年高考作文不再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而是要求直接以“见证”为题进行写作,降低了对考生思维的限制,更方便考生把握方向确定立意。
2010年高考作文在考试形式上又做了适度创新,选取俄国文学大家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一句话“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作为材料,要求考生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作文。由于所选材料内涵较为丰富,考生在理解上可以体现出不同的层次,如人生的复杂多样和丰富多彩,人生的魅力和美来自于生活的复杂和变化,光明和阴影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阴影”对于人生之美的价值和意义,等等。这样有利于更好地区分考生的能力水平,有利于实现分层级考核的目标。在这里,材料既是对考生思路的提示,也是一种限制。题目在为考生提供尽可能开放和发挥空间的同时,又设定了一定限制,即围绕“人生”生发感想、展开联想,这样既避免了原先话题作文过于宽泛不着边际的弊端,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某些命题作文限制过于严格的不足。从文体选择的角度看,考生可记叙、可议论,或描写、或抒情,也可以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这样,有利于展示考生的实际写作水平,更充分地体现高考的选拔功能。特别是,题目选择文学经典作品中富于哲理意味的名句,涉及人生、人生态度等重大问题,有助于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也符合新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目标。既能促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多方面积累材料,也能鼓励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提高思辨和审美能力,还能引导他们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这些对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中学作文教学都会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
三、注重审美性和人文性,突出语文学科特点,在试卷选材的经典性方面做了新的探索。
语文是语言文字,有着重要的工具性;语文更是语言文学,有着非常强的审美性。因此,语文试卷要“回归语文”,突出语文学科特点,力避“泛语文化”倾向,应保持并不断强化其自身的审美性和人文性。今年山东语文卷在继续贯彻这个思路的同时,特别注意处理好审美性和思辨性的关系,在考核语文能力的同时,引导考生关注人生态度、人生境界以及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特别是第二大题“现代文阅读”和第七大题作文材料的选择,非常切合《课程标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要求,对于考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在选材上,今年的试卷除了延续关注人文性的特征外,又将思想触角伸向了古今中外的广阔社会,并特别突出了对经典性的追求。其中第二大题“现代文阅读”部分改变了以往从科普文章或“知识考古”中选材的惯例,选用哲学家张世英的《人生的四种境界》;第六大题“文学类文本阅读”部分节选了著名作家老舍先生《骆驼祥子》的片段,“实用类文本阅读”部分选用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新闻报道《她只能活七小时》;第七大题选取俄国文学大家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名句“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作为材料。选材的“经典性”不仅从一个侧面透露出山东高考语文卷的新变化,同时也大大提升了我省语文试卷的文化品位。
高考命题是关系到全社会和谐稳定大局的政治任务。语文是我省最早进行自主命题的科目之一,也是所有学科中备受社会关注的科目。山东省拥有近亿人口,今年参加高考的学生近70万,语文试卷的命题原则和导向,试卷质量和公平性,对于推进中学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至关重要。实行自主命题6年来,山东省高考语文试卷的题型结构基本稳定,质量稳中有升,这都是有目共睹的。今后如能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对试卷的结构、题型以及考查方式进行适度创新,相信会对语文新课程理念和语文能力新要求的落实,对进一步引导和促进中学素质教育水平的提高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