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校VS内地高校 两地求学及就业前景解析
时间:2010-07-08 19:17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次
从六年前,状元们的选择不是清华就是北大,到后来对港校的趋之若鹜,再到今天的两地生源争夺平分天下。无论是港校或是清华、北大等内
从六年前,状元们的选择不是清华就是北大,到后来对港校的趋之若鹜,再到今天的两地生源争夺平分天下。无论是港校或是清华、北大等内地名校,面对未来两地招生前景的期望,两地招生部门负责人都指出,“优质生源的竞争必然存在,但我们之间只是一个良性的竞争!”
见证了多年港校招生的香港城市大学广东招生的负责人、香港城市大学高级对外联络事务主任卓燕老师表示,说“争夺”其实是媒体夸大了实际情况,港校与内地高校之间顶多是良性的竞争。港校拥有国际化的师资,全英文的教学环境,而内地高校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学术传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学习环境。卓燕认为港校只是给考生多了一个选择的可能性,而且前200名的学生都可以算是优质生源,港校只是从中间招很小的一部分,谈不上争夺。港校代表VS就业优势“打工皇帝”中必定有内地学生香港大学就业总监陈秉光说,许多内地的毕业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考到港大的学生当中,不少是来自中国的边远山区的,他们在港大读书很勤奋,很多人都曾在大学时代获得了外国交互生的机会,见识了大城市的新鲜事物,眼界大增。而在暑假一般能够在香港或者外国的好公司获得实习机会,提升了竞争力。到了最后往往能够在香港找到一份好工作。内地生平均起薪1.5万事实上,由于内地生都是过关斩将才来到香港的高校,他们底子好,是百里挑一的人才。而去到港校之后,内地学生因为勤奋,所以成绩非常好。香港高校有纯熟的就业培训过程,例如教学生写求职信,模拟面试等,所有的辅助课程都是公开划一,不分彼此。让陈秉光印象深刻的是,内地生通常都非常活跃,而且很主动地了解就业的事情,所以不需要为他们“度身订造” 就业服务。内地学生在香港大学主要选择财经、金融、经济等专业就读,因此他们毕业后进入财经金融等单位工作的比例非常高。根据统计,内地毕业生在港就业平均起薪达1.5万~1.9万元,随着经济回暖,将会有所提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每年传媒朋友都会对最高薪水的几名学生访问,在好几名打工皇帝当中,必定会有一些内地的学生,他们的年薪能达到80万。”香港教育学院2009年毕业生调查报告显示,参与调查的该校8名来自内地的本科毕业生全部留香港,其中7人留港就业,都从事教育行业,另1人留港深造。财经界更青睐内地生另一方面,由于内地生具备香港生没有的优势,包括普通话、人脉、两种文化的交融等,因此更容易受到招聘单位的青睐。“比如说,香港的一些大银行往往都有管理见习生的职位,而近年来又多了中国管理实习生的名堂,这个职位就只是瞄准在香港的内地生的,他们在香港的银行接受1~2年的培训后,就会派回内地开拓市场,分管内地的业务。”陈秉光说,“因为许多财经界的客户和市场都在内地。这是内地生的一大优势。”香港教育学院有关负责人介绍,从前年起,香港政府规定,内地生到香港求学,可留港一年找工。一年后如果毕业生找到合适的接收单位,签约可继续留港。深造优势香港生读研少 内地生更有竞争力香港大学就业总监陈秉光说,内地毕业生的前景包括留港工作、深造读研或者出国等几个方向。本科层次的内地毕业生十分青睐深造,读研的比例比较高。“港大平均每年有20%的本科生读研,而内地生读研的比例则高达40%。”从留港工作的学生来看,九成内地本科生都选择留港工作,而在内地() 留港的比例也达到了七成五。按照香港教育部门的规划,未来香港最高可以容纳非本地学生20%,估计以后8%~10%是来自内地的,香港人原来的升大比例就不高,这样本地人和内地优秀学生竞争将更大。国际化优势“跳板”作用一直吸引内地生源(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相关专题:北大中学校长推荐制利弊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