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高一课改才一月 老师纷纷感叹
时间:2010-01-22 14:02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次
市新高一全面进入高中“新课改”。一个多月的学习之后,“课时不够用”成了各个学校共同的口头语。那么,为何有此共鸣,记者请学校一线教
市新高一全面进入高中“新课改”。一个多月的学习之后,“课时不够用”成了各个学校共同的口头语。那么,为何有此共鸣,记者请学校一线教师和教育专家对此进行了解析。
现状老师新手上路戴着枷锁跳舞“现在,我们老师教着高一,眼睛盯着三年后的高考。自然的就在教学中加量。”一位高一老师如是说。据了解,很多学校的高一老师都是从高三转下来的。“因为新的高考方案未出台,我们只能依据老经验对学生进行教学。一些知识,新课标很浅显,但我们不得不作深的要求,这样无疑加重了任务量。”他说。“如果我们能像国外的高中一样,只负责教导学生达到高中毕业应有的水平,不对升学结果负责,我们老师就会轻松很多。但是,中国目前的国情决定,学校还是要以升学作为最终评判标准,老师只能是戴着枷锁跳舞。”这位老师感叹,“虽然教了几十年,教材改了,课标也改了,我们老教师也成了新手,自己都还在从头学。”一位教师坦言,为了对学生负责,自己在教学中只能‘宁可多不可少’,这样教学任务肯定重了”。内因义务段低幼化高中段专业化“现在,义务段的教材呈现出低幼化的趋势。学生们在小学、初中应该打的基础并不牢,有些知识甚至是缺失的。初高中衔接有很大的断层,这就要求在高中段进行回炉补课。这也是市教研室为何要编写数理化衔接教材的原因。而补这些课是需要时间的。”市教科院一位专家认为:“新课改教材多是高校教授所编,在知识上有专业化的趋向,这进一步加大了知识断层的裂缝,学业负担无疑再次加大。”破解老师要有所取舍学生要学会自学“新课改是个新骨头,老办法肯定啃不了,老师必需要换个方式,才能吃下它。”市教科院一位专家比喻说。“以高一语文为例,一本教材三本资料读本,老办法一篇一篇细读精讲,那课肯定是上不完的。这就要求老师有所取舍,做到事半而功倍;更重要的是,老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学,能以一当十。”他说。“新课改是‘摸着石头过河’,但老师首先要敢于尝试,敢于自我突破”。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相关专题:北大中学校长推荐制利弊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