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所大学录取通知书夹带手机卡 涉嫌强制消费(2)
时间:2010-01-22 13:58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次
你如何评价录取通知夹带银行卡手机卡? 0强制消费0还不错0很实用 ◇声音 学生:学校有强制消费的嫌疑 现在绝大多数高中生都有手机,就算没有的高考后差不多也买了。一些学生表示,为了用手机卡再去买某个特定制式的
你如何评价录取通知夹带银行卡手机卡?0强制消费0还不错0很实用
◇声音学生:学校有强制消费的嫌疑现在绝大多数高中生都有手机,就算没有的高考后差不多也买了。一些学生表示,为了用手机卡再去买某个特定制式的手机,有点强人所难。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一名新生说:“学校在入学通知书里写着,该平台将作为学校与学生联系的重要工具。这相当于明说了,如果不用该号码就无法收到信息。学校这么说,我怎么敢不开通?”记者调查发现,虽然高校都声称,学生是否开通全凭自愿。但不少学生表示,曾收到学校的电话,要求开通此号码。大学新生汤淼(化名)说,接到通知书的当天下午,校方打电话确认她是否收到相关资料时,还特意嘱咐她开通该号码,如有相关信息,将以短信的方式发到赠送的手机号上。“但连手机卡都要统一,就太离谱了。”她说。律师:是否强制消费要具体分析湖北成和诚律师事务所刘凯律师表示,按规定,银行卡、手机卡需用身份证实名开通,学校在没有征得学生同意的情况下就代为开通是不合适的。但从方便管理的角度来看,规定学生使用统一的卡也可以理解,但不能要求如何消费,否则就有强制消费的嫌疑。刘凯说,现在社会发展很快,手机普及率高,学校通过手机短信发布公共信息是一种新途径。但如果学校的学习、就业信息只通过手机短信发布,显然不合理。刘凯认为,认定学校是否强制消费,还要看学校具体的规定。如果学校明确说明“学生可自愿开通”或只是说“不开通有可能收不到相关信息”,还算不上强制消费。
◇说法靠“绑架”学生获利不妥大学不应过多沾染商业气息2007年,南开大学曾因在通知书中夹带“移动通信运营商的宣传光碟和价值10元的优惠卡”而引起轩然大波。但事后查明宣传资料并不是学校放入,可能是邮政公司所为。不少学生认为,在录取通知书中投入特定的手机卡,与南开大学事件有过之而无不及。大学新生汤淼说:“南开大学录取通知书夹入的广告对新生入学并未造成影响。喜欢的话可以选择,不喜欢的话丢掉也无妨。而且事后也查明不是学校所为,南开大学也表示要追究此事。而这次武汉的高校,不仅明确表示‘这就是我放的’,还和运营商合作要求学生必须使用,简直是‘绑架’学生。”不少学生认为,学校为了管理方便要求使用统一的卡,本身无可厚非。帮助学生提前办理好,也可以看作是人性化服务,但一旦涉及“强制”,性质就完全不同了。现在高校中的商业化气息越来越浓,强制学生办信用卡、奖学金打入指定银行卡的现象层出不穷,很难相信学校在中间完全没有得到利益。学生们表示,高校就是做学问的地方,不应过多参与商业经营,有时候可能“好心变办坏事”,变相给学生增加了负担。(长江商报 郭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