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资讯 > 各地资讯 > > 新闻动态 > 文章正文

专家点评:2010年北京高考方案有进步性但仍保守(2)

时间:2010-01-26 20:13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北京新高考方案主要变化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高中素质评价成高校录取重要参考,另一个是高职采取高考成绩 会考成绩模式。这两个方面,不少省份已经施行,比如在广东、山东、江苏等省份。在江苏,已经没有高中会考的说

  北京新高考方案主要变化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高中素质评价成高校录取重要参考,另一个是高职采取高考成绩 会考成绩模式。这两个方面,不少省份已经施行,比如在广东、山东、江苏等省份。在江苏,已经没有高中会考的说法,取而代之的是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并且已经进入高考录取的参考标准。

  高考到底应该怎么考,其实,从高考的全称上就应该看出端倪。高考的全称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这就表明,高考的实施主体应该是高校。因此,在我们的高考改革中,应该更多地体现高校的因素。比如高考的模式、题目的命制等方面,高校理应成为主体,但现在却不是这样。

  ★王雄 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民间高考方案的主要参与者之一

  高考新方案稳中求新

  在我看来,新方案最大的特点就是平稳过渡,稳中求新。

  在本次的高考方案改革中,原来的高考方案主体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留。原因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分析:第一,方案改动太大,容易引起各方面太大的变动。比如高校录取如何参考,高中老师教学如何安排,考生如何适应等。第二,激进的变革容易引起反弹。改革幅度太大引起反弹在某些省份已经出现过,有的省份改革进两步退一步,有的则是多次改动之后又退回到了老方案,这种做法不可取。

  新高考改革方案最大的特点应该体现在高职录取上。

  为什么高职录取采用高考成绩和会考成绩相结合的办法?我的分析是,一方面,北京的高等学校录取毛入学率很高,在高职录取这块采取这种新方式,不会引起太多的议论;另一方面,作为高考改革的试验田,高职改革既可以在考试方向上革新,也可以为今后高考的进一步改革提供借鉴。

  ★刘海峰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议组成员

  (来源:京华时报 记者李琦 张灵 周逸梅 刘浩宇)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