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2)
师资队伍精良建校以来,章益、傅统先、田仲济、薛绥之、庄维石、严薇青、冯中一、秦西灿、刘祚昌、安作璋、管梅谷、王明德、留润洲、张鹤云、陈龙飞等一批名家专心执教,潜心学术,奖掖后学,精诚奉献。今日的山东
师资队伍精良建校以来,章益、傅统先、田仲济、薛绥之、庄维石、严薇青、冯中一、秦西灿、刘祚昌、安作璋、管梅谷、王明德、留润洲、张鹤云、陈龙飞等一批名家专心执教,潜心学术,奖掖后学,精诚奉献。今日的山东师大,名师荟萃,人才济济。现有2602名教职工,其中专任教师1809人,教授、研究员339人,副教授、副研究员54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15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812人。设有5个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学校有1人入选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1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获得国家级教学名师奖,13人分别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3人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人获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称号,3人入选教育部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3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入选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1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81人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5人获得全国曾宪梓教育基金奖,8人获省部级劳动模范称号,10人被授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5人获得省级教学名师奖,17人获山东省优秀教师称号,41人次被选为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3人获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学校先后有6人当选为全国党代会代表,5人11次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4人8次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徐至展、郭柏灵、李振岐、王家耀、佟振合等5位院士为学校双聘院士。聘任冯之浚、王蒙、钱中文、杨国桢、龚昌德、陆大道、顾明远、薛荣久、杜维明、李学勤、庞朴、林崇德、牟钟鉴、周小燕、欧阳中石、张增辉、朱健康等100多位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为兼职教授。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整体办学实力提供了可靠保障。
教学成果丰硕学校始终把教学工作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常抓不懈,效果显著。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教学改革,以系统的教学改革工程培育教学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0项、省级教学成果奖90项,获奖总数位居山东省属高校首位。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15门,省级品牌专业5个。主编、参编教材和教学参考书564部,其中国家“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28部,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15部,有126部教材和教学参考书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学校被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成人高校招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等。
科研实力雄厚学校把科学研究作为促进教学、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工作来抓,取得突出成绩。“十五”以来,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14项,主持承担国家“863”、“973”、国家科技攻关、国家社科基金和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25项。出版学术专著805部,发表学术论文4888篇。高层次获奖成果数量位居省属高校前列,先后获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奖励155项,其中省部级一等奖17项。获国家发明专利57项。唐波教授主持研制的“磷矿粉直接法生产硫基或氯基三元复合肥新工艺”和“重要农药、医药中间体的绿色化工生产技术集成”分别于2001年和200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吴义勤教授的长篇论文《难度·长度·速度·限度——关于长篇小说文体问题的思考》于2005年获鲁迅文学奖。2005年度科技论文被SCI收录、国际引用数量,分别居全国高校第63位和第55位。学校主办6种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其中核心期刊5种,尤其是与国家科委于1991年共同创办、由邓小平同志题写刊名的国家级学术期刊《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中、英文版),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的权威期刊,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中国核学会计算物理学会计算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农业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及山东植物学会、山东地理学会、山东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等19个省级以上学会挂靠我校。学校大力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加强与教育科研单位的联系与合作,与企事业单位签订技术转让合同100多项,与企业联合建立8个研究所和中试研究基地,与山东省东营市联合建立了中国千亩盐生植物园,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学校被评为全国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社科研究管理先进集体。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