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复习全程教案16
【典例精析】 例一(2005福建卷第9题) 把下列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王道者,不可以小用也。大用则王,小用则亡。
【典例精析】
例一(2005福建卷第9题)
把下列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王道者,不可以小用也。大用则王,小用则亡。昔者徐偃王、宋襄公尝行仁义矣,然终以亡其身、丧其国者,何哉?其所施者,未足以充其所求也。故夫有可以得天下之道,而无取天下之心,乃可与言王矣。
观吴王困于姑苏之上,而求哀请命于勾践,勾践欲赦之,彼范蠡者独以为不可,援桴进兵,卒刎其颈。项籍之解而东,高帝亦欲罢兵归国,留侯谏曰:此天亡也,急击勿失。此二人者,以为区区之仁义,不足以易吾之大计也。
(1)大用则王,小用则亡。
(2)吴王困于姑苏之上,而求哀请命于勾践。
(3)项籍之解而东,高帝亦欲罢兵归国。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翻译文言文语句的能力。要以直译为主,实词翻译要到位,虚词用法要准确,注意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总之是综合能力的考查。(1)句王,作动词,称王。(2)句困于故苏之上,是被动句;于勾践,介宾后置,要移到前面作状语。(3)句注意之的用法,取消主谓句的独立性,不翻译。
答案:(1)用在大处就可称王,用在小处就会身亡。(2)吴王被困在姑苏城上,向勾践哀求饶他性命。(3)在项籍突破重围而向东败逃的时候,汉高帝也想收兵回国。
例二(2005浙江卷第15题)
书褒城驿壁(唐)孙樵
褒城驿号天下第一。及得寓目,视其沼,则浅混而污;视其舟,则离败而胶;庭除甚芜,堂庑甚残,乌睹其所谓宏丽者?
讯于驿吏,则曰:忠穆公曾牧梁州,以褒城控二节度治所,龙节虎旗,驰驿奔轺,以去以来,毂交缔劘①,由是崇侈其驿,以示雄大。盖当时视他驿为壮。且一岁宾至者不下数百辈,苟夕得其庇,饥得其饱,皆暮至朝去,宁有顾惜心耶?至如棹舟,则必折篙破舷碎鹢②而后止;渔钓,则必枯泉汩泥尽鱼而后止;至有饲马于轩,宿隼于堂:几所以污败室庐,糜毁器用。官小者,其下虽气猛,可制;官大者,其下益暴横,难禁。由是日益破碎,不与曩类。某曹八九辈,虽以供馈之隙,一二力治之,其能补数十百人残暴乎?
语未既,有老甿笑于旁,且曰:举今州县皆驿也。吾闻开元中,天下富蕃,号为理平,踵千里者不裹粮;长子孙者不知兵。今者天下无金革之声,而户口日益破,疆场无侵削之虞,而垦田日益寡,生民日益困,财力日益竭,其故何哉?凡与天子共治天下者,刺史、县今而已,以其耳目接于民,而政令速于行也。今朝廷命官,既已轻任刺史、县令,而又促数于更易。且刺史、县令,远者三岁一更,近者一二岁再更。故州县之政,苟有不利于民,可以出意革去其甚者,在刺史则曰:明日我即去,何用如此?在县令亦曰:明日我即去,何用如此?当愁醉醲,当饥饱鲜,囊帛椟金,笑与秩终。呜呼!州县真驿耶?矧③更代之隙,黠吏因缘恣为奸欺,以卖州县者乎!如此而欲望生民不困,财力不竭,户口不破,垦田不寡,难哉!
予既揖退老甿,条其言,书于褒城驿屋壁。
[注]①劘(n仍):磨擦。②鹢(y):水鸟,古代在船头以彩色画鹢鸟之形,这里指船头。③矧(shěn):况且。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盖当时视他驿为壮。
(2)皆暮至朝去,宁有顾惜心耶?
(3)远者三岁一更,近者一二岁再更。
〖解析〗文言文翻译关键在于字字落实,讲求以直译为主,尤其对所译文句涉及的重点实词和虚词力求准确,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信、达、雅,信就是准确,达就是通达、顺畅,雅就是要富有文采。文言翻译的第二个特点是考查学生的文化积淀,能否将平时对知识的存储学以致用。第三个特点是关注上下语境,加以推测。第1句中的重点词是视与壮,视在句子中后面有他驿,很容易推测应是比较的意思,而壮以语境来看,使用的应是本意壮观或雄壮。第2句中需注意的关键词应是虚词宁与实词顾惜。从语境来看,宁放在句首,后有问号,故表反语语气,应译为难道或哪里,顾在句中应译为顾念,惜应解释为怜惜、爱惜,因为语境是借对褒城驿荒芜残破、无人过问来说明社会现实吏治败坏和官制不善的。第3句中的关键词是远者、近者、岁、更四个词,其中远与近是从时间角度来说,者是助词,是的,故远者应译为时间长的,近者就译为时间短的,岁就是年,更要解释更换,根据语境,也容易推测。翻译时,前两句应补上主语。(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