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聿怀中学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阅读理解(2)
复兴的理解上却存在偏差。 B.在当下的国学热中,一些学者错误地把从西方传入误解为全盘西化, 因而视西方文化为洪水猛兽。 C.一种有活力、能不断发展的文明,必然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而那些排斥外来文化的 文明
复兴的理解上却存在偏差。
B.在当下的国学热中,一些学者错误地把从西方传入误解为全盘西化,
因而视西方文化为洪水猛兽。
C.一种有活力、能不断发展的文明,必然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而那些排斥外来文化的
文明,则必定是虚弱的文明。
D.在中国历史上,从来就没有独立的、自然演进的文化,但却在文学、思想成就上创
造了令今人难以企及的高峰。
E.在精神内核和社会效果上,《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尝试集》《庶民的胜利》无法
与《爱弥儿》《神曲》《常识》相比。
F.只要人口基数还在,西方文化不会导致民族特色的消亡;而社会转型与制度的缺失,
则会突显民族文化的消极面。
13.以下论据中,与你走吧,你走不出你的皮肤的观点相一致的一组是(3分)
A.《尝试集》《常识》
B.《尝试集》《庶民的胜利》
C.《爱弥儿》《神曲》
D.《常识》《庶民的胜利》
14.作者认为,当下的国学热折射了一种焦灼心态。在文本中,这种焦灼心态
具体指什么?(4分)
15.作者对国学家们的焦灼是持否定态度的,试分点概述作者否定的理由。(4分)
三、必考阅读(16分)
12.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能力层级为C。
DE(D.原文的表述是1840年以来,而非在中国历史上。E.原文的表述是在精神内核和社会效果上,真的能一致?意思是说,《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等虽然从西方的《爱弥儿》等吸取了思想文化养分,但前者并非后者的翻版,它们仍然植根于中国,属于中国。A.见原文第一段前半段。B.见原文第二、三段。C.见原文第三段。F.见原文倒数第二段。)
[5分。答对一项得2分,答对两项得5分,答案超过两项,本题不得分。]
13.考查对作者在文中观点的分析概括,能力层级为C。
B
[3分。符合答案得3分,答案超出一项,本题不得分。]
14.考查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
担心民族文化在西方文化的影响(冲击)下,失去自身特色,沦为没有文化主体的西方
的精神殖民地,从而影响中华民族的复兴。
[4分。西方文化的影响1分,民族文化失去自身特色1分,沦为精神殖民地1分,影响中华民族的复兴1分。]
15.考查对文中内容要点的归纳概括,能力层级为C。
①这种焦灼其实是对本民族缺乏自信的表现这种焦灼忽视了社会基础性价值的普适性,忽视了文化的包容性和交流
②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产生了一批杰出的文化成果,这批文化成果虽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但仍植根于中国。
③日本学习西方,实现了强国之梦,而鲜明的民族特色并不因此而消亡。[4分。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3分,答对三点得4分。答案超出以上三点且不正确,酌情扣1~2分。]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