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复习 > 语文复习 >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 > 文章正文

文言文阅读复习全程教案3

时间:2009-11-02 11:33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例二(2003年全国高考卷第1l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讽帝大征四方奇技讽:劝告  B.咸私哂其矫饰

  例二(2003年全国高考卷第1l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讽帝大征四方奇技讽:劝告

  B.咸私哂其矫饰焉哂:讥笑

  C.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遇:优待

  D.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务:致力

  〖解析〗解释实词在文中的意思,一定要联系语境,结合平时课本中所学过的常见意思,逐项排除,最后作出合理的推断。A项中的讽为委婉地劝告。B项中哂在古文中最常见的意思就是讥笑、嘲笑,在此句子中解释得通。C项中的遇应解释为对待。D项这句是说到了唐太宗刚刚即位的时候,他(采取措施)坚决制止作奸犯科的官吏。务此处很明显作致力解释。

  此题主要考查对全文内容理解比较重要的实词在文中的意思。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一是对四个选项中的加点实词不明白意思,或是对其中绝大多数的实词意思不明了,于是乱选;二是对几个实词的常用意思有所了解,但对实词所在句子的句意不了解,当然也只有乱选瞎猜了。其实,此题考查的讽哂遇务四个实词,高中语文课本或读本中都有涉及,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夫子何哂由也?(《子路、曾皙、冉由、公西华侍坐》);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荆轲刺秦王》);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所以功夫在课内,要学好课文;在解题时可以回忆这个词在哪篇课文中出现过,是怎样解释的,然后结合语境进行推断。

  答案:C

  【常见误区】

  一、按照今义理解古义。如对当尽力于斯文一句中斯文理解为文雅。

  二、以常用意义来解释活用意义。如将因怪时人之不道一句中的怪理解为责怪。

  三、按照常用意义来理解偏义复词。如将刺诸县短长中短长理解为短处与长处。

  四、按照一般字的意义来理解通假字的意义。如文字刻画颇精于今世俗本,而脱缪尤多一句中的缪是通假字,通谬,谬误;而不能按缪的意义来理解。

  【基础演练】

  一、下列各组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1.A.沛公不胜杯杓:禁住,能承受()

  B.上下同欲者胜:取得胜利

  C.何可胜道也者:尽

  D.真黄山绝胜处:优美的

  E.数石之重,中人不胜:获胜

  2.A.惟辟作福,惟辟作威:君主()

  B.连辟公府不就:同避,躲避

  C.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同避,躲避

  D.唇吻翕辟,不知何词:张开

  3.A.天理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同影()

  B.屈平既绌:同黜,被罢免

  C.此五霸之伐也:讨伐,征伐

  D.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验应

  二、下列各组加点字,字义相同的两项是

  4.A.直前诟虏师失信()

  B.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C.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D.俄匀谢玄淮上信至

  E.信造化之尤物也

  5.A.东郭先生将北适以干仕()

  B.哭声直上干云霄

  C.不从车乘,不操干戈

  D.亦不敢服垢弊以干名

  E.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6.A.一出门,裘马过世家()

  B.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

  C.会贤士大夫少府赵禹过卫将军

  D.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E.求,无乃尔是过与

  〖参考答案〗

  一、1.E(胜,能承受)2.B(辟,征召)3.C(伐,功业)

  二、4.B、D(这两个信都是名词,都是指送信的人。C项信臣,忠臣;E项信副词,确实)

  5.A、D(都是动词,求取之意。B项干,冲犯,D项读gn,才干)

  6.B、C(都是拜访之意。A项,超过;D项,经过;E项,动词,责怪)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