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复习 > 语文复习 >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 > 文章正文

广西省各地区2009届高三期末调研语文卷汇编:文学类阅读专题10(2)

时间:2009-11-02 11:32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选自《汉语的危机》,有改动) 12.联系全文,下列不属于汉语危机的事实的两项是()()(6分) A.英语、拉丁文在国内的普遍使用,使得中华母语遭受到前所未有的伤害。 B.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学习汉语的外国

  (选自《汉语的危机》,有改动)

  12.联系全文,下列不属于汉语危机的事实的两项是()()(6分)

  A.英语、拉丁文在国内的普遍使用,使得中华母语遭受到前所未有的伤害。

  B.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000万。

  C.许多作家主动选择西化的表达方式,出现失语的症状。

  D.汉语在一百年里经历了重大的变革,解放后推行繁体字简化方案。

  E.有一条让人非常难忘的新闻的题目是:《半数以上的中国人能用普通话交流》。

  13.根据文章观点,下列措施中不能拯救世界上最美的语言的是()(3分)

  A.作家的创作应该禁止使用西化语言,多用古典化的汉语语言。

  B.每个炎黄子孙都要树立和强化保护母语的责任意识。

  C.学生作文应该不用网络的专用语言,养成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习惯。

  D.在日常的沟通交流中,我们应该尽可能使用普通话,降低汉语交流的障碍率。

  14.综观全文,作者认为汉语危机出现的具体原因有哪些?请分点概括。(4分)

  15.文章结尾提到,全球的汉语热持续升温,作者不惜列举数字和事实说明这个问题,作者的用意是什么?请结合文章观点进行分析。(5分)

  12.BD.【B项,全球汉语热升温与汉语危机没有直接的联系。D项,解放后推行繁体字简化方案不是汉语危机的体现】

  13.A.【多用古典化的汉语语言并非文中所提倡的。】

  14.【①英语、拉丁文等外语的威胁;②许多作家对汉语不尊重,西化色彩浓重;③全民学英语热潮的冲击;④网络向现实生活的渗透。(4分,答对一点得1分)】

  15.【①与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形成对比,发人深思;②汉语热热遍全球,突击拯救汉语的重要性与迫切性。(答对一点得2分,全对得5分。意思对即可)】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