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现代文小阅读
浏览近五年高考全国卷及各省市试题中的科技文阅读文本,宛如进入科学的殿堂,各种新的科技成果、人文思潮映入眼帘,选材新颖,领域
浏览近五年高考全国卷及各省市试题中的科技文阅读文本,宛如进入科学的殿堂,各种新的科技成果、人文思潮映入眼帘,选材新颖,领域广阔,涉及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的前沿阵地。但也正因为文本内容的新颖性和专业化,我们的高中生在做题时,如坠云雾中,为浮云遮盖视线,难以弄清试题的真实考查意图,屡屡失分。其实考生应该明白一点,这是语文考试,考查侧重的是语文能力,而非重点考查科技知识修养和人文知识素养。其考查的是考生对文本中词或句子的确认能力,对某一信息的筛选能力,以及依据文本进行推断的能力。考生在考试时,应调整心态,不畏那些生疏的科学知识,做到静心、细心,从容按照一定的方法应对试题。
一、速览全文,整体感知
在做题之前,必须速读文章,大概明晓各段意思,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解决以下问题:文章的写作对象是什么,每一段大概写的是什么,段与段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文章的整体写作思路是怎样的。在这一阅读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标识层次大意的重点词语、句子,以明晓文章的整体内容;标注出文章中的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以明晓文章的写作思路。这样,我们就可以大体把握文章的写作意图、观点及行文过程,为我们下一步做题做好准备。
二、审视题干,以支寻踪
这一步主要完成两项工作。第一要审视题目的题干,弄清其要求,把握本题的做题准则。第二要细读选择支,提取其关键意思,返回原文,以支寻踪,找到对应的文本区间。这是很关键的一步,一定要细心,无论题支,还是文本区间,要认真的思考阅读,过这一步,其实也就简化了试题,缩小了阅读范围,对下一步十分重要,所以区间的确定要准确、全面。
三、锁定句子,认真比对
这一步要在上一步的基础上,继续缩小范围,找出题支对应的具体句子,认真比对,找出区分点,以文本为依据,确定题支的说法是否符合原文,从而确定题干所要求的答案。
命题人在以改变文本的表述形式和内容的方式出题时,暗设玄机,设计了一系列的陷阱,对于这些我们如果熟知以下规律,我们就可以拨云见日,识破玄机,确定答案。
玄机一、无中生有
指所给选项中所说的内容在原材料中并未涉及,也不能依据原文信息中推断出来。
例如2006年全国卷Ⅰ的第5题C项:用轨道上运行的卫星接受浮标采集的信息,控制浮标工作的全过程。从文中看,卫星是用来收集信息的,把接受的信息发送到气象中心供研究人员分析研究,在文中不能提取到控制浮标工作的全过程这一信息。
因此,考生在做题时要仔细检查所给选择项的内容是否能在文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依据原文合理地推断出来。
玄机二、张冠李戴
主要指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迷惑考生,使考生误入歧途。
比如2006年北京卷第14题A项:A.天坛的建筑风格是以气热高耸、铺天盖地取胜。而原文是故宫拥有庞大的建筑群,以气热取胜,天坛的建筑少而精,以宁静深远而著称;A项将故宫铺天盖地的帽子戴在天坛头上。
再如2006年湖南卷第6题原文是说果蝇寿命的延长是在受到极大限制的环境条件下选择出来的,如同物竞天择,而非科学家们选择的结果;
因此,考生在阅读原文时,一定要关注所叙述的对象,并用圈、点、划、批的方法标出,在做题时,应细心比照原文,看看选择支所叙述的对象特点和原文文本是否一致。
玄机三、以偏概全
主要指空间错位,即以部分替代整体,以局部替代全局;或者以全局替代局部,以一般替代个别,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
比如06年江苏卷的第5题要求选出对木版年画说法不正确的一项,C项说:木版年画从思想内容上说,都是理想主义的图画。文中的第二段说,在物质匮乏的农业社会,它只是生活幸福的理想化的符号罢了,就其本质而言,年画是理想主义的图画,第五段说,清末民初木版年画一反传统,十分写实。命题人故意漏掉在物质匮乏的农业社会这一内容,把原文内容随意扩大,另外清末民初,木版年画十分写实,选项上说都是理想主义的图画显然是错误的。(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