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4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在所有关于世博会的消息中,也许最令人震惊的是2000年汉诺威博览会主办者给上海的建议:不要过高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在所有关于世博会的消息中,也许最令人震惊的是2000年汉诺威博览会主办者给上海的建议:不要过高估计观众的热情。这至少应该算是一个忠言,因为来源于汉诺威自己的惨痛经历是:预测参观人数从4000万直落到2500万,而最后的实际人数则只有1800万。事实上,发达国家举办的世博会人数在1970年大阪的6420万人的顶点之后确实在逐年下降。甚至那些举办过世博会的城市也在哀悼它的衰落,《西雅图邮报》的专栏作家比尔维真(BillVirgin)认为:现代意义上的世界博览会,一部分是游乐园,一部分是旅游吸引点,一部分是形象改造和公关,一部分是工业成果展示,还有一部分是社会事件。可如今,它在所有这些方面都不能有效地完成任务。因为所有这些功能都已经有了更专门更好的东西:比如主题公园和大型游乐场,互联网和电视,广告和直销。
维真的解释有点简单。因为世博会的真正基础一直建立在时代的希望与欲望之上,它的基本主题也一直落在通过技术进步展望人类未来上。对于一个时代的观众来说,新技术所代表的首先不是一个国家的工业能力,而是人类的新鲜未来。也许正是这一点,上海为国际展览局带来了新的希望;另一方面,上海在现时正在越来越构成一个全世界市场的中心,身在这个市场中的中国观众至少仍然保持着巨大的热情,这种巨大的消费热情放大着关于市场的意义。上海也不是没有自己的问题。尽管经过权威部门的测算,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人数将达到创纪录的7000万,直接收入将超过90亿人民币。但还有预测高达250亿人民币的直接投入。如果简单将90亿和250亿这两个数字类比,意味着上海世博会的亏损将超过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的整个投资(18亿美元),接近1998年里斯本世博会亏损数(5.5亿美元)的4倍。按这种算法:上海能从世博会上直接收回的钱将不会达到它所花去的4成,如果再把政府慷慨拿出的l亿旨在赞助贫困国家参展的美元基金考虑在内,显然申办者对2010年世博会经济收益的重视远逊于它可能的社会效益。
不过,经济账还有另一种算法。按照中国贸易促进委员会展览部副部长孙钢在接受《经济半小时》采访时的说法,如果考虑会展业对相关产业高达1:6的拉动效应,上海从世博会获得的收入将超过1000亿人民币。另外,250亿元的直接投资还会带动5至10倍的扩大投资。同时为上海增加无数的工作岗位。再加上整个活动引发的城市宣传效应对未来投资的影响,世博会对上海应该说是一个重要的机会。
1、为什么说汉诺威博览会主办者给上海的建议算是一个忠言,以下对其原因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诺威世博会的预测参观人数与实际人数相距悬殊,经历惨痛。
B、举办过世博会的发达国家自日本大阪以后,其参观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更遑论经济薄弱的中国上海。
C、一些举办过世博会的城市在哀悼它的衰落,已说明不是个别现象。
D、世博会的功能都已经有了更专门、更好的东西取代,优势已不够明显。
2、对第二段相关信息的表述或解说,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A、世博会的真正基础与基本主题在对人类的展望这一点上具有一致性。
B、能够代表人类新鲜未来、其重要的地位及民众的热情,是上海将来能够成功举办世博会的三大要素。
C、上海也有自己的问题,据权威部门测算,上海世博会亏损额将超过19亿美元。
D、上海申博,看重的是社会效益,轻视了经济收益。
3、以下对本文写作的真实意图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意在强调世博会的衰落。
B、意在强调举办世博会的失与得。
C、意在表明世博会将带给上海严峻的挑战。
D、意在表明世博会将带给上海诱人的机会。
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错误的一项是()(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