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复习 > 语文复习 >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 > 文章正文

文学类文本阅读应试策略4

时间:2009-11-02 11:28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三)、应对考纲  根据具体试题中的情况,将鉴赏评价能力要求分为三个考点  1、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三)、应对考纲

  根据具体试题中的情况,将鉴赏评价能力要求分为三个考点

  1、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题型示例]

  (1)、在一句中,作者为什么要用(词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这里的(词语)的含义是什么?作者说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3)、文中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根据你的体会,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5)、为什么说?请联系,分析这句话的含义。

  [典型例题]

  (2007年江苏卷)《麦天》

  文章最后说麦天的忙碌、喜悦把农家的日子濡染得鲜鲜亮亮,有滋有味。请联系全文,简要说说你对鲜亮与滋味的理解。

  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地吼个不停,所过之处,留下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麦秸香。这句话描写关中麦收的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

  (2007年山东卷)《灯火的温情》

  作者最后说:我不怕冷,却会怕这荒野没有一盏唤我归去的灯你怎样理解这句话在文中的深刻含意?

  (2008年山东卷)《歌德之勺》

  今天终于以另一种方式接近了你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是什么?它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答题程式]

  根据问题形式和原句原文的不同,可以有多种程式。

  ①筛选提取句子或词语所指向的信息,改造、尊和、变换。

  ②释关键词义 释比喻意义(可用同义词代替) 释句义(内涵) 析作用(表现主题、艺术效果、结构作用等)

  ③可以从句子深刻含意是什么表现了作者审美观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揭示了什么样的哲理等方面去进行分析。

  2、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内涵及艺术魅力

  [题型示例]

  ①简要分析文中某人这一人物形象。

  ②文中的某人与某人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

  ③文中的某人与某人的形象在作者心目中合二为一,原因是什么?

  ④本文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形象,你认为第几段和第几段对才描写各有什么侧重?这两段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⑤作者赋于了怎样的含义?请根据文意加以阐释。

  ⑥文中画线部分所描写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征?

  ⑦作者借写的世界来写他理想的世界,那么,这个世界有怎样的特点?作者理想中世界又是怎样的?

  [典型例题]

  (2007年全国卷)《总想为你唱支歌》

  文中刻画的左公柳和民勤人两个形象具有那些相同的特点?作者描写这两个人物形象的用意是什么?

  (2008年江苏卷)《侯银匠》

  小说中的花轿与刻画侯菊的形象有密切关系,请简要分析?

  (2008年广东卷)《河的第三条岸》

  结合作品,简要分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

  (2008年海南、宁夏卷)《二十年以后》

  小说中鲍勃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

  [答题程式]

  ①人物形象或物象特征:筛选信息,然后按点排列。

  ②通过人物或物象理解情感(主旨):人物或物象特征 情感(主旨)分析。

  ③表现人物特征的手法技巧:关键词(手法) 人物或物象特征 表达效果(主题作用、艺术作用)

  3、考点: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题型示例]

  ④作者把某物象称为,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⑤请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结合全文,简要说明作者对的态度是什么?

  ⑥文中说,又说,这样说矛盾吗?你如何理解这两种说法的异同?

  ⑦文章中说这蕴含着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态度?你怎样看待?

  ⑧根据全文,分析作者对的态度,并就文末所蕴含的作者观点作出简要评价。(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