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现代文阅读审题要领1
高考现代文阅读,想要获得高分审准题意是非常重要的。就题目本身而言,许多隐藏在要求这一表层之下的言外之意,可称之为隐性信息,
高考现代文阅读,想要获得高分审准题意是非常重要的。就题目本身而言,许多隐藏在要求这一表层之下的言外之意,可称之为隐性信息,由于其隐蔽、费解,往往为考生所忽略,从而造成解答不准或不对。那么怎样才能全面准确地审题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⑴审清题目内修饰语的的隐性信息
首先是注意题目本身句内修饰语的的隐性信息。许多情况下,这些修饰或限制成分对考生提出要求的同时,也提示了解题的思路。例如2002年高考全国卷第20题:知音的传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根据文意,分两点对此概括说明。解答此题,其中对一部分的限制成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非常重要。我们知道,文化是特指精神财富,而传统就包括文化、道德等多方面。这样明确了修饰语的的隐性信息,我们就可以较容易的从文中找到论述知音有关道德情操方面和文化典籍方面的材料,从而概括出答案。
其次是注意题目内的所要理解句子的修饰语。从多年的高考题看,它作为题目的组成部分,本身的修饰语常常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揭示句子内涵的作用。例如1995年全国卷高考第21题:问未发现具有已接受讯号特征的电波源,这句话的意思是(哪一项),此题必须结合句子的修饰语来选项:原句主干是未发现电波源,即不是说怀疑有没有电波源(实际上有电波讯号就肯定有电波源),再来看电波源限制成分具有已接受讯号特征的,即已经接受到了讯号,但未发现有此讯号特征的电波源。以此为突破口,题目可迎刃而解。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