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
J.-P.萨特(19051980),法国哲学家、作家和评论家,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出生于巴黎一个海军军官家庭,幼年丧父。1924年,进入
J.-P.萨特(19051980),法国哲学家、作家和评论家,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出生于巴黎一个海军军官家庭,幼年丧父。1924年,进入著名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攻读哲学。1929年后到一个高级中学任教。1933~1935年,在德国柏林法兰西学院学习哲学。1941年,被德军俘虏,关进集中营,第二年逃出。1945年,创办《现代》杂志,传播存在主义思想。五六十年代,参加左派活动。1955年,访问过中国。1964年,他谢绝诺贝尔文学奖。主要哲学著作有《存在与虚无》(1943)、《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1946)、《辩证理性批判》(1960)等。萨特认为,人的意识和主观性是先于认识活动的,意识是没有内容的,它总是引向外部,引向世界,具有超越自身达到某种客体,并直接显现客体的意向性。在他看来,这种既是真实存在又具有超越自身的意向性的意识,就是个人真正存在的意识。他认为这样的观点就可以避免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都犯过的二元论错误,确定主客体直接融合的现象学一元论。他宣称自己的哲学不研究物质世界的存在,只研究现实具体的人的具体存在。他否认普遍的人性,认为人的真实存在只有在个人与他人和社会隔离起来的时候,才能显现出来。因此,他的哲学即他称之为人学的出发点,就是孤立的个人存在,也就是人的意识和主观性。1980年4月15日,萨特在巴黎病逝。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