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复习 > 英语复习 > 高考英语复习方法 > 文章正文

特级教师预测2009年高考命题趋势——英语(2)

时间:2009-11-02 12:03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4. 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是高考的重头戏。在冲刺阶段,应有计划地安排考生多进行一些限时训练,通常每五篇阅读材料作为一组,在35到40分钟里完成。这样既可以保证考场上充沛的阅读精力和体力,又可以营造考试的氛围,

  4. 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是高考的重头戏。在冲刺阶段,应有计划地安排考生多进行一些限时训练,通常每五篇阅读材料作为一组,在35到40分钟里完成。这样既可以保证考场上充沛的阅读精力和体力,又可以营造考试的氛围,还提高了阅读速度。不要忘了The examination is a race against time(考试就是和时间赛跑)。同时,为了适应高考阅读材料,不妨读一些难易程度适中、原汁原味的文章,有条件的同学可以读21th Century(成人版),English Salon,也许会起到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我们不仅要加强阅读训练,而且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阅读要有广度;阅读要有深度;阅读要有速度,按考试说明中35分钟的建议答题时间计算,读速应达60WPM左右。

  不但要快速阅读、整体理解,还要注意积累词语。听不懂,说不出,读不通,写不好,都是英语单词记得少。如果你的词汇量达到或超过大纲的要求,对付任何试题也就不成问题。做阅读题时,一遍浏览大意,二遍各个击破,三遍检查核对。阅读时眼中有字,心中揣意,把握命题原则大小猜判。(大 考查大意;小 细节辨别;猜 字词句义;判 推理判断。)判断文章的中心思想时,注意全文的中心不可太具体,但也不能与文章内容相差太远。猜测词义一定要看上下文,因为英语的特点是没有上下文就没有意思。在做阅读理解题时,要学会将文章、题干、选项统一起来,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领会考查内容。阅读理解不是考查考生语法知识,因此在做答时不能忽略细节,要利用细节对文意进行推理和判断,看各选项在意思上有什么不同,切勿忽视做题的第一印象。

  5. 单词拼写

  近几年起高考试题中又出现了单词拼写题。在评卷中发现它的正确率最低。考生备考中应注意:音形结合记忆;分式记忆(不规则动词)(AAA式,如put put put。ABB式,如buy bought bought。ABA式,如come came come。ABC式,如do did done。);分类记忆;对比记忆,如:come-go, right-left等;区别记忆,如同义词或近义词learn, study等,同音词、近音词write, right等,形似词quite, quilt, quick, quiz等;分解记忆,适用于复合词,如newspapernews paper等;联想记忆,如school联想到teacher, student, class, desk, classmate, headmaster, college, university等;前后缀记忆,如:care-careful-careless-carefully-carelessly等;不等式找感觉记忆,对表示频率及时光、岁月的词用不等式找感觉记忆,如:

  alwaysoftenusuallysometimesonce in a whilenever; yearseasonmonthweekdayhourminutesecond等;连词成句成文记忆。

  单词拼写考查的重点单词为以下三种情形:有的单词较长,难记住,有的属于仅靠发音也分不清字母的,还有的属于通过汉语意思较能猜测单词的。考生在答题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词尾的变化名词的单复数,动词的时态、语态和人称,形容词和副词以及它们的比较等级。

  6. 短文改错

  短文改错的实质就是同学们自己考自己。在临战阶段同学之间可互相批改自己的习作,互相发现错误,这样既提高了写作水平又练习了改错。

  7. 写作

  也是同学们容易丢分的部分,越是到最后越要重视写作,要多看一些范文,多背一些好句,不要忘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吟。另外还要用一些常用动词和句式,做一些汉译英的练习。临阵磨枪,不快也光。考生答题过程中要注意:

  (1)注意审题,确定要点。

  (2)仔细阅读写作要求及注意事项,确定要点、确定格式、题材及基本要点。

  (3)扩展要点。先给要点加上主语和修饰语,然后丰富要点, 把要点扩展成句子,将句子补充完整,向高级升华。

  (4)连句成篇。连句成篇时,要注意正确使用连接词。(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