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复习 > 数学复习 > 数学研究 > 文章正文

让生活数学化 让数学生活化

时间:2009-11-02 11:22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而由于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的限制,以往的教学恰恰忽视了这一点。      华罗庚曾经说过,对数学产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而由于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的限制,以往的教学恰恰忽视了这一点。
  
  华罗庚曾经说过,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生活。
  
  那么,如何把枯燥而脱离实际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让学生活学、活用呢?
  
  挖掘素材,让生活数学化
  
  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事实上,世界上每一个空间或每一段时间里都有数与形的存在。
  如果能从某些生活现象中挖掘出数学因素,并充分利用,就能使学生化难为易地接受数学知识,进而使他们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道理。
  
  1.创设情境,渗透数学知识。如在教学三年级的小统计时,我采用了小猫钓鱼的故事情节。用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多的积木代替鱼,一块积木表示一条鱼。
  谁的积木叠得最高,表示谁钓的鱼最多。正是在这样的活动中,把统计中的知识进行了生活化,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相似类比,探索数学规律。如在教学循环小数一课时,先让学生观看一段春夏秋冬自然风光的录像,从四季更换、周而复始,获得了对循环含义的初步理解。
  接着,我启发说:像这样的事例,你们还能举出一些吗?有的学生说:每个星期,从星期一、星期二星期日,过了星期日又是星期一、二、三我接着说:那么,数学中有没有循环现象呢?请试算13,14.222。在计算和讨论中,让学生联系自然界中的循环现象,为循环小数的概念奠定了基础。
  
  3.质疑问难,培养创新能力。如在教学圆的认识这节课时,课前我组织学生到社会中开展调查活动。
  通过调查,学生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车轮为什么都是圆形?如果车轮不是圆的,车子还能行驶吗?会开得快吗?
  这样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不仅要善于观察,还要勤于思索,大胆质疑,培养创新能力。
  
  注重实践让数学生活化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用理论指导实践,是学生认识世界的一次质的飞跃。所以教师必须注重实践第一的观点,让学生用数学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使数学知识真正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
  
  1.体验生活,解决实际问题。如在学完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一知识后,我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的教室里有些桌椅松动了,谁能根据学过的数学知识想一个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同学们通过思考,觉得用学过的三角形的特性稳定性,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我顺势要求学生在课后自己来修理松动的桌椅。在实际运用中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了,创造意识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
  
  2.模拟操作,提供实践情境。如在教学元、角、分时,我在课堂上让一名学生到商店买6支铅笔,售货员告诉他一支铅笔2角钱,一名学生拿出准确的钱数来购买,另一名学生拿出2元钱让售货员准确地找给零钱。这样,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对元、角、分有了充分的认识,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计算,同时还学习了售货员与顾客之间的礼仪,让课堂焕发出了生机活力。
  
  3.开展小型研究,提高全面素质。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使社会实践对数学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教师有责任教会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应用数学知识的本领,而开展小型课题研究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结合有关数学知识的学习,可安排小课题的研究,让学生在实践中学数学,回过头来再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专题学习能使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在实际问题中,既达到了综合训练的目标,又能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