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复习 > 生物复习 > 高考生物知识点 > 文章正文

浅谈高三生物复习方法

时间:2009-11-02 12:14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从认知的观点来看,复习是对先前学习的知识的回顾、整理和再认识的过程。从信息加工理论的角度分析,复习是对已有信息的重新组合、

  从认知的观点来看,复习是对先前学习的知识的回顾、整理和再认识的过程。从信息加工理论的角度分析,复习是对已有信息的重新组合、使信息的排列更有序的一个过程。因此复习不仅是一个回忆和熟练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再认识和再提高的过程。

  1、充分发挥《考纲》的强大导向作用

  引导学生从一进入高考复习阶段就研读《考纲》,即不仅老师对《考纲》要了如指掌,学生也必须十分明确高考的要求,知道自己该在那些方面下工夫,明确自己的任务和方向,以使自己的复习目标和复习行为与老师的要求合拍,减少师生之间的无谓的内耗,与高考先来次零接触。

  2、给学生清晰的思想、生物学研究的观点、科学的复习方法及复习的主导思路

  给思想即总复习的指导思想,包括立足于能力的培养;立足于基础知识;立足于理论联系实际;立足于学科内综合。

  给观点主要指让学生清楚在生物学的发展和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经常要用到的观点,如生命物质性的观点;生命统一性的观点(包括结构和功能的统一,局部和整体的统一,生物和环境的统一);生物进化的观点等。

  给思路则给出学生复习基础知识的思路,即加深理解迁移综合联系实际。

  给方法侧重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

  (1)分析和综合的方法。高考不再是考查知识的简单再现,而是考查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新情景下具有综合性质的实际问题。分析是把事物的整体分解成为各种属性、各个部分、要素、方面或阶段分别加以考虑的一种思维方法。综合是将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要素、方面或阶段结合起来成为整体加以思考的方法。如关于染色体的知识的分与合,它分散在不同的章节里,复习时就要把这些知识有意识地综合起来。如染色体的分布、染色体的化学成分、染色体的结构与功能、染色体的类型、不同生物染色体的数量、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的行为、数量和形态变化、染色体与基因的平行关系、染色体变异与环境的关系、染色体变异与单倍体和多倍体育种、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常染色体遗传与伴性遗传、染色体与人类遗传病,等等。

  (2)比较和归类的方法。比较是把有关的知识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包括异中求同、同中求异两条途径。归类可采用科学归类法和实用归类法。如细胞三种分裂方式的比较;鉴定物质方法和所用试剂的比较;与下丘脑功能有关的生理活动的归纳;导致组织水肿的原因归纳,等等。

  (3)概括法。如证明细胞有生命活力的事实有:①保护作用(细胞内的花青素、叶绿素等仅在细胞死亡后才可以散出)。②细胞的相互识别(红色和黄色荧光标记的海绵细胞打散混匀后仍可以重新组装)。③细胞分泌等现象(细胞膜始终保持完整性)。④有生命活力的花生种子胚不能被红墨水染色。再如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证据可归纳有:①高尔基体产生分泌小泡的行为②白细胞在炎症部位的组织细胞间隙变形运动及吞噬细菌的过程。③细胞的内吞和外排过程。④受精时细胞膜的融合过程。⑤动物细胞分裂时细胞膜的缢断过程,等等。

  (4)系统法。可采用编写纲要,列出表解,绘制图表等方法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如对小麦或水稻的生命活动(包括新陈代谢、遗传变异、育种等)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定能对知识理解更深、记忆更牢。

  3、重视基础知识

  高考试题年年变,而解题所依据的基础知识却是相对不变的,所以扎实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是学生取胜高考必须具备的。生物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要求较高,当然仅是熟记这些基础知识是远远达不到高考要求的,还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这些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内涵和外延,做到提取准确,迁移灵活,运用合理。这样,才能解决考题中设置的新情景问题。

  4、兼顾复习中的点和面(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