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复习 > 生物复习 > 高考生物复习方法 > 文章正文

(十五)高三生物“稳态”专题复习

时间:2010-08-31 16:57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稳态”专题复习一、构建知识体系“稳态”专题涉及到的内容包括内环境与稳态、生命活动调节、光合作用、人与生物圈、发酵工程等知识内容。

稳态”专题复习

一、构建知识体系

“稳态”专题涉及到的内容包括内环境与稳态、生命活动调节、光合作用、人与生物圈、发酵工程等知识内容。“稳态”专题可构建以下知识网络体系:


、重点知识讲解来源:www.examda.com

1、内环境是人体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指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外界环境、细胞内液之间的关系如下:


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等能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如血液pH通常7.357.45之间,人体体温恒定37℃左右等。生理学家将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稳态。内环境的稳态其实是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被破坏,就会引起细胞新陈代谢紊乱,并导致疾病。例如当血液中CaP含量降低时,会影响骨组织的钙化,成年人表现为骨软化病,儿童表现为骨质生长障碍,骨化不全的佝偻病。血钙过高引起肌无力等疾病。内环境稳态包括水平衡、无机盐平衡、血糖平衡、体温恒定、血液pH稳态等。影响内环境稳态的主要因素一是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如外界温度变化;二是细胞代谢活动,如人体剧烈运动,代谢加强,使血液pH下降。稳态的维持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如血糖平衡的调节。

3、血液pH稳态指血液pH的相对稳定。正常人的血液的pH通常稳定在7.35——7.45之间,变化范围很小,主要通过血液中缓冲物质如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调节。如人体剧烈运动时血液PH的调节可用下列反应式表示(剧烈运动产生较多的乳酸、碳酸等):NaHCO3 CH3CHOHCOOH(乳酸)CH3CHOHCOONa(乳酸钠) H2CO3

H2CO3=H2O CO2(可使呼吸加深加快,血液PH不致降低)

影响血液PH稳态的主要因素与摄食和机体代谢状态有密切关系。

4、机体水平衡是指水的摄入量与排出量相适应。机体代谢过程中需要水,机体通常对水的摄取入量与排出量相适应,保持机体内水的平衡。机体水的来源及去路如下图(成人每日的摄入量与排出量,单位mL):


机体内水保持平衡,主要通过如下图途径调节:

影响水平衡的主要因素有饮水、机体运动状态、机体健康状况等。

5、无机盐平衡:机体对Na 、K 等的摄入量与排出量维持动态平衡。机体代谢不但需要水,而且需要无机盐,一般情况下,人体摄取入量和排出量的无机盐是保持平衡的,人体无机盐的来源和去路如下:


机体内无机盐平衡,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调节(以Na 、K 平衡的调节为例):

无机盐平衡主要与饮食、机体的运动状态、机体的健康状态有关。(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