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战争的结局──“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
时间:2009-11-02 11:19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次
从镇南关─谅山大捷来看,法国不是不可被战胜的。茹费里内阁的垮台,更说明法国是战败国。但正在胜利之时,李鸿章却乘胜即收,不仅下
从镇南关─谅山大捷来看,法国不是不可被战胜的。茹费里内阁的垮台,更说明法国是战败国。但正在胜利之时,李鸿章却乘胜即收,不仅下令停战、撤军,还与战败的对方订立丧权辱国的条约。相反,法国却在战争失利的情况下仍然达到预期的侵略目的。1885年4月6日,清政府下令停战、撤军,有关疆吏将领同声反对,表示不胜惶骇。冯子材力持不愿,电函并至,忠愤填膺,力主责法人以越地还之越王,方可班师。冯部撤兵之日,越南人民挽辔(pi,鞍辔)请留,痛哭不舍,许多人跟随冯军入关。中法战争这种结局的形成,在于清朝统治集团一味求和,正所谓和者朝廷之本心。这样,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的结局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相关专题:北大中学校长推荐制利弊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