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50天冲刺应对策略
2008年高考50天冲刺应对策略 2008年高考50天冲刺应对策略 1、立足基础重视教材 现在的高考强调以能力立意命题,更加注重能
2008年高考50天冲刺应对策略
2008年高考50天冲刺应对策略
1、立足基础重视教材
现在的高考强调以能力立意命题,更加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命题依据《教学大纲》,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不过分强调知识的覆盖面,因为综合卷容量有限,无法追求考查知识的覆盖面。综合测试考查的知识点随机性增大,今年的热点,不一定是明年的热点。这就意味着课本上的知识,任何一处都将会是热点,无主次之分。为此,高考复习备考一定要降低复习重心,淡化热点,立足基础,回归教材、大纲,踏踏实实地完成教学任务,全面落实教学大纲的要求,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1)要引导学生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建一个较为牢固的知识网络体系高三复习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各部分相应的知识按其内在的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散、乱和杂的知识串成线,结成网,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将元素化合物知识、有机物、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实验等知识通过点、线、面连成知识网络,进行联想记忆、理解、应用,做到融会贯通,使学生构建一个较为牢固的知识网络体系。例如:可以元素周期律为中心形成元素化合物(包括有机物)网络,以化学平衡和电解质溶液等形成基本理论体系,以物质的量为中心形成化学定量简单计算网络,以药品选用和仪器装配形成实验技能体系。要突出学科主干知识,强调学科知识结构中的核心内容。
(2)力求改变按照复习资料线索组织教学复习任何参考资料都不能完全代替课本。基础都出自课本,来自课本。无论是简单题、还是难题它的根都离不开课本,而且都能从课本上找出解题依据。在复习中要增强对课本的使用意识,以课本为复习过程的支撑点,按化学科《考试说明》要求的知识内容,逐条逐项的对照过关,使课本的概念与理论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即将零碎分散而繁杂的知识点串联成知识线,再将各知识线并联成知识网,从而形成知识面。使概念理论浓缩与凸现,便于系统记忆。近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的化学II卷版块结构淡化,走向双基的综合,学生往往因为一个知识点的模糊不清而导致整个题思维困难,只有扎实双基,才能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防止出现以考代学、以练代本的错误做法。
总之,重基础知识的透彻理解知道其来龙去脉,并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是总复习的落脚点。
2、跳出题海、突出方法
由于复习时间紧任务重,要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复习掌握大量知识并形成知识网络,就必须跳出题海,突出方法,提高复习效率。若仍然用时间加汗水,一味追求大运动量的训练,追求新题、难题、偏题,让学生整天埋头于题海,那只能是对学生身心的摧残。作为教师,我们的目标应是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创造性地学习。因此在复习教学中,我们注重的是帮助学生建立认知结构,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尤其重视要求、指导学生通读课本,并留给学生思考和通读课本的时间。
(1)解题时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思维能力训练:找出该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审题)回忆、联想相关的知识(构思)应用知识点解决问题(解答)。要注意无论专题训练还是综合训练,都必须目的明确,落到实处,重在效果,达到训练几道题通晓一类题的目的,切忌贪多求全,题海战术,疲于奔命。
例如,训练中要培养学生逐步养成反思的习惯:这样解答是否简单明了,正确率如何?开始解答错的原因何在?还有没有其他解题方法?该题能否改动一下变成新题?改动后的题目是变容易了还是变难了?等等。这样对一个题目进行多角度思考、总结,举一反三,就可达到做一题通10题、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注意精讲精练,讲练到位,讲评应该讲出试题的立意、命题的角度、干扰项的设置,讲出误区与典型思路,讲出扩展(同类型变角度)等,达到讲一题复习一块的目的。切忌只讲不练或只练不讲、讲练脱节、讲不到位。通过讲评应该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知识、方法、思维的立体网络。(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