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复习 > 化学复习 > 试验园地 > 文章正文

模拟雷雨天气放电生成微量硝酸

时间:2009-11-02 11:57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1、创意基础   结合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及环境科普教育,使氮与氧气的反应教学更加直观生动。  2、实验用品  浓硫酸、硫酸亚铁、试管、石

1、创意基础

  结合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及环境科普教育,使氮与氧气的反应教学更加直观生动。

  2、实验用品

  浓硫酸、硫酸亚铁、试管、石蕊试液、J1206感应圈(电子)、无色透明塑料(矿泉水瓶)。

  3、实验步骤

  (1)取一事先洗净并干燥的塑料瓶(背面贴白纸作为白屏,辅助观察瓶内气体颜色变化),盖紧瓶口后竖直放在感应圈上(见附图),将感应圈的两极针剌破瓶壁伸入瓶内,两针尖距离调至5至6cm,将感应圈接通220V电源保持连续放电2至3min。切断电源,取下塑料瓶,用塑料胶带贴住瓶体上的小孔与另一干燥塑料瓶对比,观察瓶内气体颜色。

  (2)在瓶内加入10mL蒸馏水,充分振荡溶解气体并观察瓶内颜色变化,用一洁净小试管取少量瓶内液体,用石蕊试液或pH试纸检测液体酸度。

  (3)将瓶中剩余液体倒入小试管,再加入数粒硫酸亚铁晶体,使试管倾斜,用滴管沿试管内壁缓缓加入约1mL浓硫酸,观察现象。

  4、实验现象及解释

  步骤1可观察到放电后瓶内气体变成红棕色。

  N2 O2=2NO

  2NO O2=2NO2(红棕)

  步骤2加水后瓶内红棕色消失,瓶内溶液可使石蕊试液或pH试纸变为红色,证明有酸性物质产生。

  4NO2 O2 2H2O=4HNO3

  步骤3可观察到棕色环,证实有硝酸根离子生成。

  6Fe 2NO 8H=6Fe 2NO 4H2O

  Fe mNO=Fe(NO)m(棕)

  结论:有硝酸生成。

  5、注意事项

  (1)棕色环法检测NO3-,最低检出浓度为40ppm,故塑料瓶中水量不能多,多则溶液浓度太小,不易检测。

  (2)若使用机械式J1206感应圈,因放电强度小,故应适当延长放电时间。

  6、特点

  (1)充分利用了实验室现有设备和废旧物品。

  (2)作为课堂演示或科普教育实验,现象明显直观。

  (3)操作简便、省时,适合课堂演示。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