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复习 > 化学复习 > 课外知识 > 文章正文

与鸟类关系最密切的恐龙

时间:2009-11-02 12:10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国际科学界证实在中国东北辽宁省出土的中国奔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从恐龙向鸟类演变中最接近鸟类的一种恐龙。  国际权威学

  国际科学界证实在中国东北辽宁省出土的中国奔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从恐龙向鸟类演变中最接近鸟类的一种恐龙。

  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宣布,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了一具完整的、全身覆盖羽毛的中国奔龙化石。

  中国奔龙的发现者中国地质科学院季强博士说,这个恐龙化石保存完整,属于生活在一亿三千万年前的一种小型、快速奔跑的肉食性恐龙,从头到尾都披覆羽毛。

  季强说,这只奔龙身长80多厘米,已经进入成年期,头部和尾部长有绒羽,背部的羽毛发育了具有像现代鸟类羽毛的羽枝一样的分*结构,生有羽轴和正羽。

  发现奔龙化石后,季强与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古生物学专家诺雷尔组建并领导了一个研究小组。根据研究结果,他们认为这具化石为研究羽毛的早期演化提供了关键的证据。

  季强表示,小型、无飞行能力的温血恐龙发育羽毛最初是为了保温,恐龙羽毛的出现明显早于鸟类飞行。羽毛的早期演化经历三个阶段:最先出现的是绒羽;接下来是正羽;正羽开始分翼,形成功能不同的羽毛,如尾羽和飞行羽等。

  他说,除了羽毛,科学家发现恐龙与鸟类之间有一百多个共同的解剖学特征,如*骨和灵活转动的腕。可以说,现代鸟类是长羽毛的恐龙的后裔。

  科学家对鸟类起源的研究有140多年的历史。世界上对鸟类起源的假说大致分为爬行动物起源说和小型恐龙起源说两种。19世纪中叶,英国科学家赫胥黎首次提出了恐龙与鸟类的演化关系。

  1996年在中国辽宁出土的中华龙鸟是世界上第一个鸟类与恐龙之间进化关系的例证。之后中国科学家每年都在这一地区有新的发现,包括孔子鸟和始祖鸟等。这些肉食性兽脚恐龙都长有绒羽。季强说,这一系列发现有力地证明从恐龙向鸟类进化的连贯性。

  科学家最近又在辽西地区发现了两具奔龙化石。辽西化石群已经成为国际古生物化石研究的重点地区。季强说,在恐龙生活的年代,这一地区淡水湖泊星罗棋布,火山活动频繁。大批古生物被火山喷发出的有害气体毒死。沉入湖底的生物被火山灰迅速掩埋,在缺氧的环境下以化石的形式完好地保存至今。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