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了德国染料工业发展的三位化学家
海因里希卡罗(HeinrichCaro)。从染料化学史的角度来说,大家都承认,他是奠定十九世纪后期,德国染料工业的首要人物。 他原来出生
海因里希卡罗(HeinrichCaro)。从染料化学史的角度来说,大家都承认,他是奠定十九世纪后期,德国染料工业的首要人物。
他原来出生于波兰的波兹南市,诞生日期是1834年2月13日。他从小就被父母带到德国入了德籍。在柏林读完中学之后,他进了当时的工艺专科学校。从1852年到1855年,他在那里学会了纺织品的染色法和印刷技术。工专毕业后,在一个小染料厂里工作。由于当时有一种迷信的说法,认为在德国冬季不能染色,英国却不是这样,所以他就到英国去留学。
他一生除了用大部分时间进行染料的研究外,还写过好几部书。其中有两部书,至今尚有参考价值:一部是1892年写的,书名是《煤焦油染料工业的发展》;另外一部是1904年写的《德国化学工业的发展》。这两部书都是叙述BASF公司初期发展史的重要资料.
卡罗在1910年9月11日病故,终年七十六岁。
另一位化学家和卡罗同时在BASF公司担任重要研究工作的,是卡尔安德烈亚斯格拉泽(CarIAndreasGlaser)。他于1841年6月27日生在德国,是一位医生的儿子。1858年十七岁在职业学校毕业之后,他就进入了纽伦堡工学院。最初他是读建筑学和工程学的。后来由于听了李比希(JustusF.vonLiebig)的化学课,使他对于化学发生了很大的兴趣。尽管他的家属认为学化学的前途不大,他还是坚持自己的志愿,在1864年二十三岁时,获得了蒂宾根大学的博士学位。
格拉泽从1884年到1895年,是BASF公司任这个公司的董事长。他在1935年7月25日,病故于海德尔贝格市,终年九十四岁。
海因里希.布伦克(HeinrichBrunck)1847年3月26日出生在德国的一个农村里。他在进了中学以后,由于父亲到了瑞士的苏黎世城工作,他就进入了那里的工学院,专门学化学。后来他又回到德国的蒂宾根大学,继续他的学习。由于克库勒那时正在比利时的根特大学担任教授,他在化学界的名气很大,吸引了很多学生,去比利时跟他学习。可是布伦克到了根特以后,克库勒又已离开了。因此布伦克暂时跟克库勒的学生做了一些研究工作,后来仍然回到德国,重新进了蒂宾根大学。由于他对于硝基酚作了一些研究工作,所以在1867年,取得了博士学位。毕业以后,先在一个小工厂里工作,后来也参加了BASF公司。在这个公司里,他合成了多种染料,并且把当时欧洲使用得很多的靛蓝也合成成功了。这是他对于染料化学工业一项很大的贡献。后来布伦克又做了这个公司的总经理和董事长。
在1900年,巴黎曾举行过一次国际傅览会,布伦克把BASF公司所生产的各种人工染料,都拿到博览会去展览。这祥一来,德国的染料工业就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从此一帆风顺。使德国生产的化学染料一度居于世界首位.
布伦克是及1911年12月4日病故的,终年六十四岁.
我们可以说,凡是回顾染料发展史的人,都会提到德国的巴登苯胺和苏打公司(简称BASF).只有到了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的的染料生产,才超过了德国。德国的染料工业之所以能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前,那样兴旺发达,这是与卡罗、格拉泽和布伦克三位化学家的功劳分不开的。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