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满分范文:站在项脊轩的门口(8)
人,要有意气,要意气风发。 【名师简评】 本文堪称切题的典范之作。文章从伟人的诗词中引出意气的美丽,接着从意气让人拥有“豁达的胸襟”“挺身而出的壮举”“坚韧不摧的意志”三个角度铺开。结构清晰有致,观点
人,要有意气,要意气风发。
【名师简评】
本文堪称切题的典范之作。文章从伟人的诗词中引出意气的美丽,接着从意气让人拥有“豁达的胸襟”“挺身而出的壮举”“坚韧不摧的意志”三个角度铺开。结构清晰有致,观点一目了然。李白、杜甫、文天祥、邰丽华等素材,横贯古今,从内涵上紧紧扣住了论点。“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致君尧舜上,当使民风淳”等诗句,不仅让语言充满着磅礴气势,更将意气的魅力展示得美不胜收。
押题提醒:本文适用于“风景”“另一种美丽”“精神的家园”“生命的光彩”等相关话题的作文题目。
【人大附中模考冲刺】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生命确实有两层含义——一个浪打上礁石,海鸟惊逃,以为是一次谋杀。一个浪扑上海滩,孩子欢喜,以为是大海开出了鲜花。同样的事物,有不同样的感受。所以世界是什么样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生命的心灵。”是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往往取决于你的心灵是什么样子。莫要过分误解这个世界,请先看看自己心灵的模样。
请以“心灵的模样”为话题作文,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点拨】“心灵的模样”是一个抽象的话题,虚题实写才能拓宽思路,言之有物。另外,题引“莫要过分误解这个世界,请先看看自己心灵的模样”,告诉我们不要因心灵的模样而影响了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如写成记叙文,可以就某一个人(某几个人)的某一件事或几件事,从乐观、积极、美丽、善良等方面着笔;写成议论文,则可确立心灵的模样影响着世界的模样,让心灵充满阳光,世界才会一片光明;也可将高尚与邪恶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灵对比出来,突出高尚的心灵给世人的鼓舞和精彩。
第三章 高考作文文体妙用(节选)
议论文篇
华中师大一附名师谈【写好议论文常用方法】
不同文体,语言风格也会有所差异。一般来说,记叙文的语言生动有趣,散文的语言情感充沛,议论文的语言深刻严谨。相比之下,要属议论文的语言最难出彩。为什么呢?因为同学们写议论文时,重视论点的提出,重视论据的选择,重视论证方法的选用,却往往忽视了语言的打造。写出来的文章不是一本正经,便是老气横秋,索然寡味,无法激起读者兴趣。当然,若是能够借鉴下面三种方法,效果也许会大不相同。
一、用名言或妙语铸就论点。哲理丰厚、发人深省的名言,是人类智慧的精华。同样的观点,用寻常的话语表述,或许平淡无奇;用名言引出,则如撞钟鸣鼓,振聋发聩,可以收到下笔引人的写作效果。如写“谦虚”,就可以用《尚书》里的名句“满招损,谦得益”作论点;写“宽容”,就可以从纪伯伦“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出发;谈“缺点”,则可以将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既然太阳上也有黑点,人世间的事情就更不可能没有缺陷”作为观点。这种笔墨,让读者像品茗钦醇,回味无穷。
当然,对于擅长思考的同学来说,则可以站在独特的视角,发表自我的看法。如别人说“改正缺点是进步的前提”时,你却说“感谢生活让我存在缺点”;当别人说“坚守是一种美德”时,你却说“放弃也是一种美丽”。用反弹琵琶的方法提出论点,语言不仅会妙不可言,还能闪现出智慧的光芒。一篇题为《等待的美丽》的满分作文就是用这种方法开篇的:
曾有人问德川家康:“杜鹃不啼,而要听它啼,有什么办法?”德川家康的回答是:“等待它啼。”大仲马的巨著《基督山伯爵》的最后一句话令我刻骨铭心:“人类的全部智慧都包含在这两个词中,那就是等待和希望。”(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