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清华骄子 百年歌唱(组图)(2)
第二阕为“左图右史,邺架巍巍,致知穷理,学古探微。新旧合冶,殊途同归,肴核仁义,闻道日肥。服膺守善心无违,服膺守善心无违。海能卑下众水归,学问笃实生光辉。光辉,光辉,学问笃实生光辉。”讲“本校设备之
第二阕为“左图右史,邺架巍巍,致知穷理,学古探微。新旧合冶,殊途同归,肴核仁义,闻道日肥。服膺守善心无违,服膺守善心无违。海能卑下众水归,学问笃实生光辉。光辉,光辉,学问笃实生光辉。”讲“本校设备之大凡及学生用功之次序”。“致知穷理,学古探微”,指科学、文学、哲学所含各学科,并行不悖,任人选择。
第三阕为“器识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孰介绍是吾校之功,同仁一视,泱泱大风。水木清华众秀钟,水木清华众秀钟。万悃如一矢以忠,赫赫吾校名无穷。无穷,无穷,赫赫吾校名无穷。”再赞东西文化,言明吾人身负介绍、交换灌输之责。贺麟说,学者首重器识,次重事业,末重语言文字。现在的青年大都目光如豆,“喜凭一才一艺天生的鬼聪明,来出小小风头,绝未作丝毫涵养器识的功夫”。“器识其先”句“实对症良药,予吾人以极大的教训”。
当时,面对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清华持中西会通的态度,即如梁启超所说,中西文化“结婚”,可诞生新的“宁馨儿”。因此汪鸾翔说,校歌中“东西文化,荟萃一堂”两句“为我校所有的实质”。
西南联大时期的校歌也是经典之作。“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檄移栽桢榦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燕京,还燕碣。”施嘉炀之子施湘飞说,在联大营火晚会上,每唱到“待驱除仇寇复燕京,还燕碣”时,许多人边唱边哽咽流泪。
叫我如何不想她
时间:上世纪20年代 人物:赵元任
缘由:为新体诗谱曲
去国40年,赵元任思乡。
美国清华校友聚会,赵元任每聚必往,每往必唱,一唱校歌“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二唱自己谱曲的《叫我如何不想她》。1979年,清华大学校长刘达访美,他曾几次高歌此曲,并动情地说:“你们是真正清华园里的人!”
“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啊!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叫我如何不想她?//月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啊!这般蜜也似的银夜/叫我如何不想她?//水面落花慢慢流/水底鱼儿慢慢游/啊!燕子你说些什么话/叫我如何不想她?//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中烧/啊!西天还有些儿残霞/叫我如何不想她?”
上述歌词是上世纪20年代留学英伦的刘半农所作,由赵元任谱曲后,全国传唱。1936年,赵元任在百代唱片公司灌制自作自唱的歌曲《叫我如何不想她》。歌中“她”字为刘半农独创,用作第三人称女性代词,曾引起很大争议。在汉语史上,表示第三人称的代词有过“其、伊、渠、他”等,到元明清以至近代,只有“他”成为汉语普通话中第三人称代词。“五四运动”时期,女权问题是新文化运动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创造“她”字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精神。这首歌传唱后,“她”字逐渐普及,并进入字典。
赵元任具有语言天赋,在国学研究院讲授方言学、普通语言学、音韵练习等课程,同时兼任哲学系教授,讲授论理学课程。北京大学罗常培教授说:“他的学问的基础是数学、物理学和数理逻辑,可是他于语言学的贡献特别大……年轻一辈都管他叫‘中国语言学之父’。”
后来,赵元任被借去担任清华留美监督处主任。清华学生调侃地表达了对他的留恋:“先生学问渊博,名震中西,对于语言学一门,尤多研究,既善论理堂上催眠,复精小桥食社调味(赵夫人曾开办“小桥食社”——作者注),巧手操琴,莺歌唱谱,是以耳目口鼻,皆不能忘先生。”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