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考生参加北大(微博)面试示意图 据香港媒体报道,首次由内地63所高校联合免试招收港生计划,5日6日启动面试程序。千余名港生在香港、深圳、广州同时参与面试。走出考场的不少考生反映,试题“难且怪”,令其感叹:“内地名校门槛不低。” 考生:面试题难且怪 5日,由北大、清华(微博)、复旦(微博)、上海交大(微博)、中山大(微博)学(微博)等5所高校,率先假港大设点开考,共有300多香港考生参与面试。因在港大设点的5所高校均为内地一流名校,门槛当然不低,面试内容也不简单,用考生的话说,内容花样百出,试题“怪”多过“难”。 据介绍,报考北大的考生被要求将“江湖”、《水浒传》等翻译成英文,并解释其文化内涵。许多考生对此一筹莫展,胡乱翻译一通,被面试官指未能全面反映其意;“大国兴衰与经济起伏——你如何理解大国的衰退是繁荣的衰退”?这个读起来有点拗口的试题,也出现在北大的面试中,让一些考生看得目瞪口呆。“我听完都不知道这个题目在讲什么,于是,就慢慢和老师聊。”但第一个话题刚谈完,关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又被问了出来,让陈同学更觉心中忐忑,“不知道自己说得对不对。” 清华的试题虽不及北大“怪”,但“15分钟小测试”也让不少考生心头一紧。当被问及地理和工商管理两个专业的关系时,考生小张说:“我刚听到时都不知怎么答,”思索了好一会才说,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可以互相作用。 中山大学以乔布斯和比尔·盖茨都没有大学毕业,但却成为全球著名成功人士为例,反问考生读大学的意义。 有考生表示,考前就曾听说内地招生的题目很怪,但没想到这么怪。也有考生感觉内地高校的面试水平高,更加强了到内地读书的决心。 教师:没想难为考生 谈及题目难且怪,北大招生办主任秦春华回应称,题目并非想为难学生,“我们考的不是整齐划一的答案,而是应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事实上,考官们很喜欢香港的考生,他们思维活跃,表达流畅,”秦春华说,许多“挑战性”的问题,是想让学生明白,北大是一个遍布“挑战”的地方,“我就经常被学生提出刁钻的问题,不会回答,就要继续学习。” 清华招生办主任于涵介绍说:“题目不会难过内地的考试,但香港考生数学底子本身较弱,要及格还真有点难度。”他坦言,香港学生其他方面优势颇多,通过考试对学生摸底,可以让他们意识到差距,从而对与大学教育接轨作好充分的准备。 在回应考生“内地名校门槛不低”的感叹时,于涵表示,清华、北大每年在内地的收生比例约为1∶2000,而这次在港招生为15∶50,入选率高达1/3。 据悉,免试招收港生计划的最后录取工作将于8月3日前公布。本报特约记者 常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