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评论员乔子鲲 南科大终于“转正”,教育部发文赋予其合法身份,既强调要依有关教育法规办学,又期待其探索现代大学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正如南科大校长朱清时所说,这是学校的一个大喜讯。然而有人担心,转正后的南科大会不会失去改革的冲劲? 南科大转正背后,有思想观念的深刻碰撞,亦有一路走来的艰辛。从最初文凭不被国家承认的担忧,到行政化浸染其组织架构的争议;从学生是否参加高考(微博)的争论,到学生集体拒绝高考的行动,社会各界都在为这个教改新生儿的命运担心。南科大转正,表明南科大作为高教改革试验田的理念获得支持,表明国家有允许教改大胆试、大胆闯的气度。 南科大走到今天,一直都有舆论不遗余力地支持,而今,这种力量变成了对其继续推进改革的期待。同时,国家层面的改革探索期许亦重任在肩。如是,南科大又能否承载? 对南科大来说,还有一个内在动力的消减问题。当初的改革探索,一个阶段性的目标是获得“准生证”。现在,这种以求转正为目标的冲劲被收获替代。那么,南科大当初高举教改大旗的冲劲会在多大程度上消退?新的改革动力源又在哪里?中国不缺大学,南科大能声名鹊起,全在于它的改革价值、探索勇气、创新追求。不继续改革,南科大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就“泯然众人矣”。 改革不是轻松活儿,今天许多大学存在的弊端,又岂是因能力有限所致?南科大有多大决心和勇气革除大学科学发展道路上的弊端,又会有怎样的力不从心?真诚期待南科大能办成有特点、引潮流的学府,更期望社会各界无论遇到南科大改革探索所带来的多大挑战,都尽可能给予宽容。 真诚期待南科大能办成有特点、引潮流的学府,更期望社会各界无论遇到南科大改革探索所带来的多大挑战,都尽可能给予宽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