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head2.htm

"超级中学"垄断一流大学生源 寒门子弟比例下降(2)

时间:2012-04-21 16:46来源:互联网 作者:admin 点击:
他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农村生源所占比例下降可能有城市化的影响。近年来,中国城市化速度非常快,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2社会蓝皮书指出,我国将近三成的农业户籍人口已经居住在城镇,2011年,城市人口在中国历史上

他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农村生源所占比例下降可能有城市化的影响。近年来,中国城市化速度非常快,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2社会蓝皮书指出,我国将近三成的农业户籍人口已经居住在城镇,2011年,城市人口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超过乡村人口,而1990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才有18.9%。

但李文胜教授认为,抛开城市化因素,基于中小学教育的城乡不均衡等原因,农村生源越来越少仍将是大趋势。

基础教育不均衡导致差距拉大是什么原因导致农村子女离一流大学越来越远?

诸多研究者都强调了历史的原因,如按省份分配招生名额就是个制度性障碍。

刘云杉等人的统计发现,1978~1998年, 北大北京生源总数占学生总数的比例为23.1%,超过同一时段山东、浙江、湖北、湖南、河南和安徽6省的总招生人数, 而这6省居住在农村的学生比例均在30%以上, 是招收农村学生比例最高的前6省。“由此可见,北大农村新生比例之低,与按省分配名额的招生制度有密切关系”。

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不足以解释近年来的农村生源比例在一流大学下降,因此,研究者们都把目光投向了其他方面。

得到普遍认同的是城乡教育的不均衡。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赵振宇教授称,高考录取讲求“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但对于贫困农村地区的学生来说,他们小时候可能没机会上幼儿园,他们的小学、中学教育条件极差,没有好的师资,没有像样的教学设施。与城里学生相比,农村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享受了较少的、较差的教育资源。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的教育起点不公平、过程不公平,却要他们在高考中同场竞技、一决高下,以分数论英雄,其结果怎么可能是公平的?

教育学博士罗立祝则发现,在保送招生制度中,城市子女获得的入学机会是农村子女的17.2倍;自主招生制度中,城市子女获得的入学机会是农村子女的8.2 倍,城市子女获得的高考加分机会是农村子女的7.3倍。

河南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刘广明也认为,从目前的自主招生设计来看,各校的自主招生考试与面试对农村学生明显是不公的。

李文胜也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一流大学自主招生的名额经常就给到重点中学,农村的学生机会很少。即使农村学生有机会参加自主招生,在考试和面试当中可能也会处于劣势。

记者发现,2011年,在河南教育部门公布的高校录取保送生名单中,全省有62人被直接保送到清华、北大,其中来自3所省会优质高中的学生有53人,其余9名学生来自省辖市的优质高中。整个名单中没有一个来自县级或乡镇学校的学生。

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副省长张平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各类实验、示范、重点学校几乎全部集中在城市。小学和初中的两极分化日趋严重,加上择校热,往往置普通家庭的优秀子女于门外。一些家境较好的子女优先占据政府多年投资形成的优质资源。

“超级中学”成了近几年的新现象。上述王斯敏等人的统计发现,不少省份北大清华招生名额的一半都被少数几所“超级中学”占据。以陕西省为例, 2010年,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和西安高新第一中学分别有83人和60人考入北大清华,合计占全省上北大清华名额的62.2%。

刘云杉认为,优质教育资源过于集中到地市一级和省一级的精英中学,这些中学犹如超级航空母舰,农村孩子很难进入,“主要病因在于基础教育阶段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性加剧。马太效应导致强校越来越强,汇集优秀生源、师资与教学条件,且重心上移,向省会等大中城市聚集。这导致在考分上具有竞争力的农村生源减少了,在中小学教育中,能获得优异的学业成就的农村学生减少了”。

梁晨等人也发现,恢复高考后,每年只有占比重很少的中学有能力为北大提供生源,而且,1952~2002年间,输送北大生源最多的5所中学,输送了占北大总生源7.4%的学生。海南省的北大生源中,70%来自同一所重点中学。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ajaxfeedback.htm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