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点评:黑龙江2012年高考考试大纲变化 日前,黑龙江省2012年高考大纲正式公布,高考生采用的全国新课标卷各学科《考试大纲》与去年相比有什么变化?其中透露了什么信息?记者采访牡丹江市部分重点示范高中的高三学年把关教师后了解到,与去年相比,今年的高考大纲总体变化不大,数学、物理、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六个学科的《考试大纲》的细节略有变化,语文、英语、化学学科的考纲要求与去年保持一致。 【数学】最显著变化是新增需要记忆的公式 变化一:最显著的变化就是新增加需要记忆的公式。 《大纲》要求文理科学生都记住: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样本数据的标准差公式。 提醒:这意味着从前想考试卷面上给出的上述公式,今年将不再给出,需要学生准确牢固记忆,在考试时得以应用。 变化二:其次是表述形式变化,要求提高。 推理与证明部分,从去年的了解归纳和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的要求变成能利用归纳和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 提醒:这意味着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提高了,学生必须掌握会运用,不能仅知道了解就行。 变化三:表述有变化,但基本意思不变。 选修内容不等式部分从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并能利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证明一下不等式改为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并了解下列不等式成立几何意义及取等号的条件;立体几何初步部分,在2011年的如果一个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的基础上,去掉了如果,将那么变为则;去年统计部分要求能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如平均数、标准差),并给出合理解释,今年将给出变为作出。 提醒: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坚持新题不难,难题不怪的命题方向,一些高考试题能在课本中找到原型。建议学生以课本为依托,以考纲为依据,熟知考试重点和范围,在留心历年考卷变化的内容外,更要关注不变的内容,因为不变的内容才是精髓,在总分比例中处于核心、主干地位,应该将其列为复习的重点。 【政治】六方面表述有变化 变化:在必修三《文化生活》的具体知识的表述上有以下调整:一是由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改变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二是由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改变为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和影响;三是由创新与借鉴、融合改变为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四是由文化市场与传媒商业化的影响改变为文化市场对文化的影响;五是由发展大众文化的需求改变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六是由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改变为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提醒:以上变化使知识点更直接明确,考点保持不变,对总体复习没有影响。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也就是强调大众传媒的作用,掌握传统文化的四种表现形式及其在地位上的区别,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各自在表述上的不同。其它的内容在考试问题的设问上不会有过多的要求。所以对复习的策略没有重新调整,只引导学生对这几个部分的考纲表述导读即可,重点复习这方面的内容。毕竟表述上的新变化,容易成为考试的关注方向。 【历史】选修新增三大改革 变化:选修改革部分,在去年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戊戌变法六大改革的基础上,今年增加了梭伦改革、宗教改革、阿里改革。 提醒:命题的方向强调大视野,注重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估计也会有一些类似擦边球(看似超纲)的题出现。命题对能力考查的落实主要从阅读试题材料切入,以有效信息的理解和加工为基础,向其他各种能力考查延伸和升级,体现主流史学观念的变化。当代的史学思想和方法,是命题组日益关注的一个问题。建议学生复习时以课标、考纲和考试说明为依据,加强对历史主干知识的掌握,重在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概念等主干知识的理解,重在历史发展基本脉络、阶段特征的把握,注重对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复习中多角度、新角度、宽领域,在古今结合、中外联系中思考、领悟历史现象与历史事件,透过历史现象看到本质,运用多种新史观理解历史事件的内在关联性和逻辑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