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资讯 > 各地资讯 > > 新闻动态 > 文章正文

浙江考生超一本94分痛失名校 如何避免悲剧重演(2)

时间:2010-07-28 09:02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浙大招办] 填平行志愿最好服从调剂 这份志愿填得究竟合不合理? 昨天,记者也尝试联系了考生所填A志愿的同济大学与B志愿的浙江大学招生办。但前者招办一直未联系上。 “这孩子应该是被A志愿学校退档了。按他这个分

[浙大招办]

填平行志愿最好服从调剂

这份志愿填得究竟合不合理?

昨天,记者也尝试联系了考生所填A志愿的同济大学与B志愿的浙江大学招生办。但前者招办一直未联系上。

“这孩子应该是被A志愿学校退档了。按他这个分数,本来浙大是可以进的。”昨天听了记者的叙述,浙江大学招生办主任夏标泉表示,“填平行志愿时,一定要服从调剂,尽可能把专业填满。”这名考生假设没有被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录取,按照他的填法,就只能被退档,而此时他所填的浙大、南大、南开等高校,也已经完成提档,都录满了。

夏老师表示,如果这名考生希望被同济大学录取,则应该将 6个专业尽量填满,并选择服从专业调剂。而如果考生希望被浙大录取,或该将浙大填为A志愿,或其A志愿高校提档分数线高于646分,而将浙大放在B志愿,同样的,最好6个专业尽量报满,并选择服从调剂,提高录取几率。

“今年我们也有一例这样的考生,被提档了,但没有填专业服从,又没被自己填的几个专业录取,理论上要被退档了。我们连夜打电话询问考生,是否愿意服从调剂,当时考生已经意识到没填服从,正发愁,当即表示愿意接受调剂。”夏标泉说,其实这样的考生每年都有,有的只是侥幸被录取了。“我们年年都宣传这个事,但每年的学生是新的,家长也是新的,每年还是会犯相同的错误。”

[省考试院]

“平行”并非就是“保险”

上周末,高考文理科第二批志愿填报结束,至此,2010 年高考志愿填报已过半。文理科第三批平行志愿填报将于8月10日进行,10多万高考生又将面临如何填报志愿的难题。

如何避免周同学的案例再次上演?昨天,记者也咨询了省教育考试院宣传处负责人鲍夏超,请他就平行志愿填报问题的有关事项给考生提个醒。

鲍夏超表示,2007年起,各地陆续实行了“平行志愿”填报。所谓平行志愿,是指在同一录取批次中设置的若干个具有并列关系的院校志愿。对于整体考生而言,分数高的先来,体现“分数优先”;对于单个考生而言,按其志愿顺序逐个检索,能投则投,体现“遵循志愿”;对考生填报的高校而言,按规则投档后,在高校的录取系统显示的考生志愿都是第一志愿。

某一批次平行志愿院校,往往要经过不同轮次的投档阶段,但在单轮投档时每考生最多只有一次机会,依次检索时,一旦有符合条件的院校即被投档,在本轮中其他志愿就相当于自动作废;而投档后一旦被退档,就需在下一轮重新填报平行志愿。对此,省教育考试院再次提醒考生与家长,务必注意平行志愿填报的规则,理性填报,不应过分追求“热门”或“个性化”。

因为这“平行”两个字,许多家长和考生误以为只要考分高了,学校随便挑,“平行”就是“保险”。其实实行平行志愿后,来自以下两方面的风险依然存在:一是无法调档的风险。源于考生所填报志愿定位不准或者“点子”不准;二是调档后退档的风险。源于投档数略大于计划数,或因成绩、综合考核等要素择优录取,或院校专业生源结构不平衡,考生不服从调配。因此,考生在选择高校志愿或专业时要注意“梯度”,为了避免热门专业填报扎堆,最好愿意服从专业调剂,否则,一旦学生因为专业录取分数不够,高校就可以直接退档。

●新闻链接

平行也要注意“梯度”

浙江从2009年首次新高考开始,单批平行志愿的设置增加到5个,设置面扩大到各招生科类。文、理科除各批前半段的提前录取部分仍为传统志愿设置以外,第一批至第三批后半阶段均设置平行志愿。每个批次的录取,一般要先后经过三个“轮次”的平行志愿组投档。首轮平行志愿、征求志愿(第二轮)均设置A、B、C 、D、E五个高校志愿,降分征求志愿(第三轮)另再增设高校服从志愿。每所高校均设6个专业志愿和专业服从志愿。

平行志愿在各轮投档时,首先按科类对考生按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再按排序对考生所填报的平行志愿从A院校到E院校的顺序逐个检索,被检索的志愿中一旦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即向该院校投档。在投档后每所高校录取与否以及录取到哪些专业,是由高校负责。高校在接受电子档案后需要进行二次投档,与院校志愿设置不同的是,多数院校在专业录取时不实行平行志愿,而是实行“专业志愿优先”,考生专业志愿填报与排序对录取影响会较大,选择不当或“梯度”不够将会导致分数较高者退档;但也有个别院校实行专业平行志愿即“分数优先”,此时分数(包括所报专业相关科目成绩)会起更大作用。建议考生在查阅各校的招生章程或直接向有关高校了解后慎重选报。(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