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资讯 > 各地资讯 > > 新闻动态 > 文章正文

浙江新高考“三位一体”促进学生有差异发展

时间:2010-01-22 09:08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集合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和统一选拔考试“三位一体”的招生考试评价体系,浙江新课改高考 促进学生有差异地发展作为一名老教

集合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和统一选拔考试“三位一体”的招生考试评价体系,浙江新课改高考

促进学生有差异地发展

作为一名老教育工作者,宁波市民范先生一直关注着浙江首次新课改高考。随着今年高考招生的结束,他终于松了口气,并笑称整个过程是“于无声处听惊雷”改革力度很大,激起的社会动静却很小。多方面的反馈信息表明,社会对今年浙江招生录取总体满意,录取期间到现场及各地招考机构咨询的家长和考生明显减少,没有违规投诉举报。

涉及面如此之大、环节如此复杂的浙江高考改革缘何能在平稳中稳步推进?它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坚守公平底线不动摇

今年浙江新高考方案的基本特点是建立了“三位一体”的招生考试评价体系,这意味着过去那种相对单一、有失偏颇的评价体系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在很多场合,浙江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都强调,高考制度既是连接大学与高中的枢纽,又是大学与社会联系的重要桥梁,承载着素质教育的导向、教育资源的配置、社会公平的维护等诸多重任,一定要把新课改高考作为硬任务来抓;确保高考公平是核心、是底线,也是推进新课改高考的着眼点。

与以往相比,今年浙江新高考方案的基本特点就是建立了集合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和统一选拔考试“三位一体”的招生考试评价体系,并在其良性互动关系上体现公平公正。这意味着过去那种相对单一、有失偏颇的评价体系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今年5月,刘希平在作客浙江在线,与网友开展互动交流时再次强调,分数线依然是高校招生的第一条件,“只有通过‘分数线’这个门槛,我们才会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其他学业水平考试情况。”业内人士分析说,考试成绩的确不能反映学生全部,但它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社会群体家庭孩子之间的平等,使高考改革不至于引发社会动荡,从而在平稳中得以继续进行。

浙江新方案设计过程中,曾有高校提出:高考改革要更大限度地扩大高校自主权,多招收一些“奇才”、“怪才”、“偏才”,但这样的提议最终被浙江教育的决策者们定调为“逐步推进”。公平公正是当前设计高考方案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

为强化高考过程公平,针对国家考试中高科技作弊逐年上升的趋势,今年浙江首次对所有高考考场实行屏蔽,重点防范和打击团伙作弊和高科技作弊行为,整个考试过程平静有序,犯规舞弊率由去年的万分之二点八下降到今年的万分之零点九。这为新课改高考改革打响“头炮”提供了有力保证。此外,所有高考试卷的网上评阅是浙江强化高考公平的又一环节,特别是高考作文如何打分是家长们最关注的。“网上背靠背打分让高考作文评阅工作更加公平公正。”浙江省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廖可斌教授感触良多。

不再一把尺子量学生

新高考方案最大的亮点就是推行“分类测试、分批选拔”的操作模式,因为它不再用高度统一的考试科目来决定学生的命运,体现了高考的应有功能。

2009年高考录取刚结束不久,9月12日浙江又迎来了2010年高考的第一场英语听力考试。8点未到,丽水市某高中门口就聚集了不少高三学生,不过,现场人们并没有感受到以往高考的那种紧张气氛。考生们解释,因为有两次机会,可以选择最好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所以心态普遍比较放松。

在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理事长田正平教授看来,浙江新高考方案最大的亮点就是推行“分类测试、分批选拔”的操作模式,因为它不再用高度统一的考试科目来决定学生的命运,从一个新的层面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体现了高考的应有功能。“分类测试”让考生可以量力而行并选择合适的高校,根据自身实际和能力对应报考重点大学、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等三类学校,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对不同高校而言,也可选拔相应合格的学生,不再用一把尺子去衡量。(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