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资讯 > 各地资讯 > > 新闻动态 > 文章正文

被“抛”在了二本之外 三本贫困生的“鸡肋”

时间:2010-01-22 13:23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从9日开始,四川省2009年高考录取通知书陆续发放。相对于已被一本、二本录取的考生而言,考分达到三本的考生们,则多了一些犹豫和思考

从9日开始,四川省2009年高考录取通知书陆续发放。相对于已被一本、二本录取的考生而言,考分达到三本的考生们,则多了一些犹豫和思考:究竟是读或是不读?家庭能够承受这么高昂的学费吗?三本批次中独立院校的文凭含金量有多少……

考生:被“抛”在了二本之外

小丁在高考前的几次诊断性考试中,考分都超越了往年二的本分数线。但是,今年高考成绩下来后,他却被“抛”在了二本之外只考了420分,距离理科二本分数线436分有16分的差距,但是超过了412分的三本分数线。这下,摆在他面前有3条路:一、填报一所三本院校;二、回到高中复读;三、读专科。

小丁认为,二本和三本的差异就在于学费的高低,师资、硬件等几乎都一样。因此,和父母商量以后,他选择了填报一所三本院校。尽管每年仅学费就要1.4万左右,但父母都在事业单位工作的小丁坦言,家里给他的压力并不大,只是希望他能够珍惜学习的机会,在大学里好好深造。

而同为理科生的章程,高考成绩是426分,同样上了三本分数线,但他的压力远比小丁的大。章程的家在翠屏区一个边远山村,父母都在务农,家庭经济比较困难。“供我和姐姐读书,已经让爸妈累弯了腰。”章程说,姐姐前年专科毕业,回到宜宾后经常换工作,这让爸妈对专科学校很没有好感,坚决不让章程读专科学校。“可是,大部分三本学校的学费每年都要上万,是一般二本学校的两三倍。我这样的农村家庭如何负担得起?”章程算了一下,如果他去读一所三本学校,每年学费加上生活费,至少得两万元,“这是不可想象的。”

虽然上了三本分数线的应届生重新回到高中复读,学校给出了种种优惠条件,不收学费不说甚至还要给生活费,但章程不想再复读了,“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早一年工作可以给家庭减少负担。”

因此,7月2日,章程最终在高考志愿表上填报了省内一所专科学校,一年的学费只要4000元左右。“爸妈要我不读书了去找工作,姐姐让我一定要读大学,家里这几天为这事争论不休。我已经作好打算,到专科学校认真读书,只要自己努力,就会有出路!”章程坚定地说道。

家长:慎重思考后的选择

小丁的母亲赵女士说,孩子虽然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但是不能剥夺他继续接受教育的权利。“小丁性格温和,一直很听我们家长的话。读一所三本院校,虽然付出的经济代价要大些,但到底是本科,这对孩子将来的就业和前途,都会有所帮助。”赵女士表示,现在全家人就等小丁的录取通知书了,“开了学,我和小丁的爸爸会陪他一起去报到。”

章程的父亲章先生则比较忧虑,对儿子报考的专科学校不以为然。“大学生越来越多,一个专科生能找到啥工作?”章先生说家里经济困难,不可能让章程读三本学校,而再回高中复读,章程也快20岁了,年龄耗不起。因此,章先生和妻子才要章程干脆找一个工作算了。“但孩子有他自己的想法,如果他硬要坚持读专科,我们也只能听他的。”最后,章先生有些无奈地表示。

老师:结合自身实际谨慎对待

高中教师张庭向记者介绍,他是学校2009届一个平行班的班主任,今年,班上52名同学,考上重点本科的有4人,二本的有18人,三本的有14人。据张庭所知,14名分数达到三本线的学生,只有两名填报了三本院校,至少有七八名选择了复读,希望来年能考上理想的本科院校。张庭分析,对学生而言,三本有两道“门槛”:一、学费普遍是每年1万元以上,这对于一般家庭来说不是小数目;二、高考“扩招”的大部分名额,都在三本和专科段,师资水平、设备条件、学校风气等是学生和家长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但是,相较于专科而言,目前社会看重本科学历的现实又让部分考生最终还是选择了就读三本院校。因此,张庭建议,高考后学生所面临的多种选择,都需要家长配合谨慎对待。

长期在高中复习班任教的李波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一考定终生”早已成为历史。李波所教的班级里每年都有一部分学生是达到三本线而选择复读再考的。“要读一个大学不是难事,但要读一所理想的好大学,甚至要读热门专业就很不容易了。”李波说,这是班里很多同学和家长的想法,一方面说明家长和考生都越来越理性,另一方面还是应该有务实的精神,“毕竟不是人人都能考上名牌大学的重点本科,专业的设置和发展也并非一成不变,现在的‘热门’也许在将来会成‘冷门’,不起眼的专业也可能变成‘黑马’。”(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